近3年来,晋能电力各企业累计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发明专利2项、科技成果1项、著作权2项、省部级奖4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所属各企业“五小”成果共获得省总工会表彰9项,市级表彰超过50项,其中,大土河热电获得2020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国金电力研发生产的水泥荣获“葛洲坝水泥杯”全国第十七次水泥品质指标检验大对比“全合格奖”称号,国峰煤电被评为2019年度山西省“五小六化”竞赛活动优胜单位……

为固废物找到好“归宿”

近年来,空气雾霾等大气环境问题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心头之痛”,生态环境保卫战全面打响,燃煤锅炉、燃煤机组一度成为“众矢之的”。

早在2018年,晋能电力所属各电厂就已经全部实现了火电机组的超低排放。因CBF火电机组占比较大,CFB锅炉灰渣其理化、矿物微宏观特性均不同于传统煤粉炉灰渣,CFB固废物的处置成为了晋能电力下一个重点攻关难题。

对此,火电企业固废处置的传统办法就是填埋处理,然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深入、环保形势的逐年严峻以及事故灰场的饱和,火电企业的固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晋能电力积极拓宽思路、主动走出厂区,努力为固废物寻找更多新的“归宿”:一是用于灰渣生态修复项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参与各级政府生态修复项目,目前逐渐成为固废物处置利用的主要途径。二是与当地交通部门、路桥公司沟通,把灰渣作为路基材料、道路混凝土和一般性硬化地面进行研究和推广使用,优先在道路高边坡及高回填区使用。国峰煤电、国金电力、大土河热电等正在开展这项工作。三是推进煤电产业联动、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长治热电、大土河热电率先与集团内煤矿和周边煤矿合作,使灰渣用于矿井和采空区回填,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落地。此外,国峰煤电正在各方支持下,筹建“CFB灰渣处置示范中心”,致力于开展固废物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

最近,由晋能电力全过程深度参与的《用于水泥中的循环硫化床锅炉飞灰和底渣》标准,经过近4年的不懈试验研究,终于在今年8月由中国建材联合会批准发布,于 11月20日起正式实施,为CFB锅炉灰渣综合利用提供了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由晋能电力及所属单位国峰煤电、国金电力和大土河热电公司牵头,华东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路桥集团、省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等单位合作参与编制的《CFB灰渣填筑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也已经启动。

在固废物综合利用的进程中,晋能电力正在想方设法变“废”为“宝”、变“坎为“阶”,力争每年坚持抓、年年有进步。

灵活性改造让火电企业发展“提速”

2019年12月,刚刚进行了灵活性改造的国锦煤电2#机组和阳光发电1#机组正式运行,在之后的三个月供热期间运行稳定,机组负荷分别可以降低到60MW和98MW,2020年深调约1700小时,为新能源让渡电量1.15亿KWH,取得了供热能力和调节能力双收益,实现了热电解耦的灵活运行,同时为企业提升电网辅助服务收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双重背景下,电力行业迎来了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同时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增加,电网的调峰压力日益突出,火电行业面临着更大的考验。今年3月,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通知》,将全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升电力调峰能力建设提上日程。

而晋能电力在两年前就已经灵敏地意识到,灵活性改造是消纳新能源的重要手段,并可在此基础上推动火电企业实现增收创效。为此,他们提前在2019年部署了阳光发电和国锦煤电各一台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工作。晋能电力副总工程师刘文伟算了一笔账,这两家企业的两台机组参与深度调峰运行后,获得了深度调峰辅助服务6500万元的可观收益。

今年起,晋能电力要求所属全部火电企业加快推进灵活性改造。据了解,截至目前,晋能电力所属火电厂共有10台机组开展了灵活性改造,改造机组容量达到了约3120MW,目前改造工作陆续完工,预计在2020-2021供热期全部通过验收。机组改造技术路线全采用切缸/低背压运行改造技术,将有效解决供热能力不足和电力调峰能力低下的双重难题,为新能源消纳作出贡献,为电厂创造更多稳定收益,成为晋能电力下一步保持整体盈利的新亮点之一。

全力以赴推动技术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两个轮子一起转。为此,晋能电力先后建立健全《推进“五小”竞赛“六化”提质行动实施方案》《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办法》《关于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中发挥骨干作用的意见》等,以保障充盈持续的科技创新要素资源,特别是创新的环境、体制和人才。

近年来,晋能电力积极开展内外部合作,把集团内部资源“统”起来,把优质外部资源“纳”进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晋能电力不少电厂从成立之初就积极与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和制造工厂紧密联系,把产学研用相结合,共同推进技术创新项目。一方面,电厂借助高校、科研机构研发团队的理论研究、创新理念、系统思维和方法等优势,指导电厂职工方法创新、视野开拓、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电厂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实操培训基层等场地为高校师生们提供了实训基地和思政教育基地,提供了走进工厂、学习电力工匠和劳模精神的具体场景。

在培养人才方面,公司以各单位的劳动模范、关键人才为带头人创建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平台,推动了创新创效工作,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截止目前晋能电力已有10家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其中省级3个,市级3个,共有130名职工常态化参与到科技创新工作。同时,创新机制选拔各专业口上的优秀人才,今年5月,经过评选,晋能电力有13名人才通过内部选拔,成为公司首批“内部专业主任工程师(技术带头人)”。

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在翻天覆地的能源革命和技术革命下,晋能电力所属各电厂针对建成“智慧电厂”这一远期目标,优先在涉及安全、能效等方面推广使用,正在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大步迈进。阳光发电、大土河热电、国峰煤电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不少探索性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晋能电力负责人柳成亮介绍:“后续我们将把科技创新一一用于电厂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使5G技术在安全管理上、在节能提效和精准调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柳成亮认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智慧电厂”做不到的,把大数据技术以及其它前沿技术运用到电厂,能够做到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准确分析、快速反应,提升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生产能力,提高能效,提升经济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才是建设“智慧电厂”的最终目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