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电网公司海口供电局龙华供电所党支部在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开展主题党日。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李志杰 通讯员 朱玉 杨永光 摄

  

  上世纪50年代,海南出现第一批供电工人纠察队。

  1969年,海南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在海口成立,开展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

  上世纪80年代海南响水水电站升压变电站110千伏避雷器。

  

  海口供电局供电服务队到海口连坡湖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安全用电检查。 杨永光 摄

  海口供电局长流供电所工作人员带客户参观智慧营业厅,体验智慧便捷的供电服务。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李志杰 通讯员 朱玉 杨永光 摄

 

  海南电力大事记

  1914年

  清末举人林居升和华侨商人姚如轩、陈正纪三人,合股集资举办海口第一家电力企业——海口华商有限公司。

  1939年

  日本侵略者侵占海南后,强行接管了琼郡启明电灯公司。

  1953年

  兴建海口电厂。早期的海口电厂位于海口市文明东路北侧,装机容量1741千瓦。

  1969年

  海南岛第一条110千伏南丰(水电站)——海口(苍英)线路(全长100.4公里)建成投运,海南岛北部地区开始形成110千伏电网。

  1986年

  海南岛联接成统一电网,基本形成110千伏主网架。

  2004年

  海南省政府与南方电网公司签订了海南电网加入南方电网公司协议书。

  2005年

  海南省受强台风“达维”影响,全岛停电,全省电网瓦解,海南电网首次“黑启动”成功。

  2009年

  500千伏海南联网工程正式投入运行,从此,南方电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张网”。

  2019年

  海南联网二回工程建成投产,南方电网主网主网与海南电网更加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为海南电力供应提供“双保险”。

 

  3月的海口,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城市。在龙华区解放西路,商品琳琅满目。

  这样一条路,与其他商业街并无二致,却也独一无二。在这里闭目冥思,仿佛可以穿越时空,体验95年前那心潮澎湃的一幕:一座普通的民居内,12个年轻人正谈论革命形势,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头沉思,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琼崖党组织最高领导机构——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

  从此,这条普通的小路和波澜壮阔、23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史诗连接在一起。琼崖革命的“红船”从这里扬帆启航,劈波斩浪,揭开了可歌可泣的奋斗篇章。

  黑暗中的一束光

  百年前,海口海甸河寮亮小岛上一盏微弱的灯光,划破亿万年沉寂的黑夜,拉开琼岛光明序幕。1914年8月,清末举人林居升、华侨姚如轩、陈正纪三人合股集资兴办的海南第一家电力企业——海口华商有限公司,点亮海岛第一盏电灯。

  人们对光亮划破黑暗的期待,正如小船对靠岸的渴求。

  走进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所在地邱氏祖宅院,二进正屋内,悬挂着一面中国共产党党旗,屋子中央摆放着一张方桌,12张旧木椅围绕在旁,墙上大幅油画再现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的场景——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竹林里邱宅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杨善集、王文明、罗文淹、冯平、许侠夫、周逸、何德裕、李爱春、黄昌炜、陈三华、陈垂斌、罗汉。

  “正是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人,在这个小屋子内选举产生了琼崖党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一致通过关于职工运动、农民运动、政治工作、军事工作等决议。”中共海口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符中介绍,参加此次大会的十几位代表,大部分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没有一位出卖组织或当过叛徒。

  竹林里摇曳的灯光,从此化为照亮琼岛的一抹晨曦,指引着琼崖人民革命的方向。

  “那时候海口有电的地方不多,家里应该还没有电。”邱氏祖宅的主人邱秉衡的儿子邱宏鉴有点惋惜地说。

  事实上,解放前,海南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经济落后,民不聊生,电力工业发展停滞不前。

  王书林是海南第一代电力工人,1939年日本侵略军攻占了海口,强行接管了琼郡启明电灯公司,日本管理人员常用木棍、皮鞭抽打电力工人,王书林咬紧牙关,最终等来了抗战胜利的捷报。

  胜利鼓舞着无数人,可谁也没想到,一场空前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海南岛解放前夕,国民党官兵从北向南节节败退,在退至台湾前,登陆海口企图再进行一番大肆破坏,炸毁王书林所在的发电厂成了他们的目标。

  王书林手持铁器工具守卫发电厂,面对国民党的机枪炮艇丝毫不惧,配合赶来救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最后成功保卫了发电厂。

  至1949年底,海南岛内总发电装机容量仅1.38万千瓦,年供电量25.6万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为0.24千瓦时。

  这是自1914年有电以来,经过36年艰难曲折发展后的窘况。那时,在琼岛人的眼里,电等同于柴油机发电,电网就是仅有的一段低压线路,长距离、高等级的大电网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遥不可及。

  如今,当夜幕降临,站在海口跨越海甸河的世纪大桥上,放眼望去,万家灯火,流光溢彩,海岛风情,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在位于海南电网公司海口供电局的灯博物馆,有200多盏串起了海南灯与光的历史的灯正在展出,这其中包括了“海南第一盏电灯”,这些灯原本全部属于海口供电局的一名退休职工——王福和,他正是王书林的儿子。

  琼崖开启新篇章

  邱氏祖宅的院子中央,数十年前种下的一棵糖胶树如今已高耸参天,许许多多人来到这里,睹树思人。邱宅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究竟是什么?

  1925年,开展琼崖革命斗争的共产党人急需在海口找一处秘密活动的场所成立地方党组织。邱秉衡想到竹林村的自家祖宅僻静,正是理想的地方。邱秉衡知道,自己冒的是“砍头大罪”,一旦暴露,全家遭殃。然而,他毅然决然把邱家祖宅贡献出来。

  “父亲相信中国共产党是解放人民的,是最代表老百姓的,也最与人民有血肉深情。”邱秉衡的儿子邱宏鉴说。

  1927年,杨善集带领工农武装力量率先发动椰子寨战斗,打响了琼崖武装斗争第一枪。

  1932年7月,国民党军队再次展开“清剿”,红军将士奋力突围,母瑞山上只剩下继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等20余人。危急关头,冯白驹提出“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的群众革命路线。

  就这样,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自1927年至1950年,琼崖地方党组织带领琼崖人民孤岛奋战,最终点燃了革命胜利的火炬。

  1950年5月1日,海南全岛解放。解放初期,海南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电力工业亟待发展。

  1988年4月,海南建省,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特区的建立,给海南电力发展带来新机遇。随后,大手笔地开始电力建设。

  后来成为了海口供电局副总工程师的佘光学1992年从湖南来到海口工作。一天,他饶有兴趣地来到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参观,旧址附近的解放西路是当时海口最繁华的地方了。但是让他惊讶的是,每个店铺前面都有一台小发电机来应对停电。“老百姓家停电三五天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停电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佘光学说。

  “这不仅仅是发展的需要,更是民生的要求,电力的发展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保证,我们必须加快电力建设的步伐,以保证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佘光学说。

  2002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两年后的2004年,海南电网公司正式加入南方电网公司。加入南方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发展迎来新机遇。

  几年中,海南电网公司在接轨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加快了电网建设步伐,实现海南电网超常规发展。

  2005年9月26日,强台风“达维”瓦解海南电网。海南电网公司成功实施国内首例“黑启动”。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力量跨海支援,提前11天全面恢复电力供应,经受住了重组融合的重大考验。

  2009年6月30日,海南迎来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500千伏海南联网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海南电网彻底告别“百年孤独”,从此,南方电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张网”。

  铺展对外开放新蓝图

  在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的一间展厅里,一块半人高的石碑默默伫立于玻璃展柜里。“琼海关”和“1893”的刻字已经褪去了本身的颜色,刻印却依然深入碑内。

  这座碑读作“琼海关”,而非“琼海关”,是琼州海关的简称,也是海口海关的前身。

  100多年后,海南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海南发展迎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海南电网公司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开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企业新征程,打造服务海南自贸港的南网靓丽形象窗口。

  2019年5月,海南联网二回工程建成投产,南方电网主网与海南电网更加紧密连结在一起,为海南电力供应提供“双保险”,更有力支持了海南自贸港的建设。

  在距离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不远的地方,海南自贸港电力营商环境海口体验中心正在进行装修的收尾工作,这是海南首座关于服务自贸港建设及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供电体验中心,按照业务需求共分为12个功能区,集合了众多科技智慧体验装置。

  2020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海南电网公司把融入和服务自贸港建设作为“两创两争”的头号工程,按照支部立项、各单位党委把关的原则,将生产经营短板弱项转化为1402个“创优创效”项目,让党建引领由摸不着的“软任务”变成看得见的“硬指标”。

  海口供电局更是将“两创两争”作为支部和党员发挥作用的主战场,围绕生产经营痛点难点设立123个创优创效项目,提炼并固化出一套“融钉带帮”工作法,使项目“事事有跟踪,件件有落实”,2020年接电时间降六成,停电时间降四成,综合电压合格率、线损率、中压线路故障率赶上国内一流水平。

  春江东去,浩浩荡荡。奋斗者总会在时间长河中留下足迹。负载着过去与现在的交汇和融合,承受着艰辛与光荣的历史和未来,海南电网将继往开来,乘胜前进,阔步迈向国际先进水平电网企业。

  ● 红色故事

  “三月春风吹椰林,送妹当红军”

  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巾帼跃马扬鞭、女子征战沙场的故事,上世纪30年代,海南岛万泉河畔,战火中诞生了一支女青年组成的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

  1926年中共琼崖地委成立后,加强了对妇女工作的领导,琼东、乐会妇女解放协会相继成立。到1928年,全琼有女党员3000多人,女团员1万多人。

  1930年,随着土地革命的深人,广大青年妇女也纷纷要求加人红军。乐会县委书记和红三团团长向特委书记冯白驹反映了这个情况。冯白驹当即赞成组织一支女子革命武装。1931年3月下旬,特委决定成立女子军特务连,并正式划归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建制。

  一群喝万泉河水长大的20岁左右的姑娘媳妇,跃跃欲试,参军的热情有如奔腾的万泉河水,浪花激荡。

  冯增敏,参军前是少先队员,人们叫她“小革命”。她的哥哥是县团委书记,1928年被国民党杀害。妹妹去探监时,他对增敏说:“不要哭,他们杀了我,还有你;杀了男的,还有女的,我们一定会胜利!”

  王运梅,结婚后生了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社会,遭到婆家歧视,她不顾家人阻拦,迈进女子军行列,成为连队里唯一的“母亲女兵”。

  ……

  她们的命运各不相同,但是都赶上了一个大时代,这个时代改变了她们的命运,给她们带来了新生。1931年5月1日,凤凰花开,枝叶婆娑,殷红的花朵在碧蓝的天空下热情绽放。100名朝气蓬勃的琼崖新女性聚集在绿树夹岸的万泉河畔、乐会县第四区内园村红军操练场上举行成立仪式,组成中国第一支妇女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这就是至今闻名中外的红色娘子军。

  “三月春风吹椰林,送郎当红军。你打白匪闹革命,带上妹的心……”这首在琼崖苏区流行的民歌是女子军姑娘媳妇参军前最爱唱的。后来,她们改了歌词:“三月春风吹椰林,送妹当红军。妹打白匪闹革命,带上哥的心……”

  ● 相关链接

  “芒果精神”的传承

  2018年3月,筹建了半年的灯博物馆在海口供电局开馆,展出200多盏灯,包括“海南第一盏电灯”。同月,海口供电局举办“三八”国际妇女节座谈会,把海南首个“三八”带电作业班的原班员们都邀请到了一起。她们特意来到一枚被放置在玻璃方罩内的仿真芒果前细细打量,这是1975年12月“三八”带电作业班班员到广州参加全国“三八”带电作业经验交流会后带回的纪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