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是很多人的梦想,因为可以保家卫国、保障民众安全,也因为荣光无限。在国家能源集团珠海港务公司,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叫赵康林,身材精瘦、沉稳干练,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军人英姿。

微光成炬映初心——记国家能源集团赵康林家庭

幸福写在赵康林一家人的笑脸上。

“我当过兵,也是党员,退伍不褪色。”这是一名退伍老兵的庄严承诺。穿上军装,他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他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回馈社会。从生产一线到跑市场,再到从事安全工作,赵康林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先后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上世纪80年代,赵康林出生在一个山村里,在他的童年记忆里,爷爷和奶奶经常会帮助村里有困难的乡亲。

爷爷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多帮助邻居和乡亲,给真正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既是造福乡里,也是福泽子孙。”朴实的话语,深深印入了赵康林的心田。就这样,在祖辈们的言传身教下,赵康林懂得了做好人行好事的道理。而他自己第一次感受到助人的快乐,是在1991年。那一年,他听说邻居阿姨生活拮据,便及时送去大米,解决了她和家人半个月的生活困难。这对于少年赵康林来说,就像是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任务,感到特别开心。如今在赵康林的带动下,他的妻子、儿子也都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做好事成了他们一家三口、祖孙四代的一种习惯。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作为一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孩子,留给赵康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家乡出行时道路的坎坷。“不下雨还好,凭着农村孩子的脚力,翻山越岭过溪流,不在话下。遇到下雨那真是一个难啊,人仰马翻也是常有的事。”参加工作后,赵康林多次利用休假时间带头组织家乡村民开展山区道路硬化工作,积极改善农村交通出行,支持乡村振兴。2007年,在得知红军入川第一城的通江县要硬化村镇道路时,他主动表示愿意反哺家乡。其实那时他刚结婚不久,家里也不宽裕,但还是得到了妻子陈施焕的理解与支持,将积攒多年的5万多元现金全部捐献出来。

“夫唱妇随,你做好事,我也不能落后啊!”妻子温柔的话语让赵康林感到无比幸福。如今家乡的公路连通了山内山外、乡村城镇,路不再难行。尤其是有了车以后,可以无惧风雨、无惧泥泞地自由进出。家乡的山色更加美丽动人了,他童年时期想要在山间奔跑的梦想也终于实现了。

很多年前,赵康林住在山里的小堂弟在上学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了。这件事对赵康林刺激很大。他说:“山里的孩子不光要靠自己的奋斗,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好心人去关心。因为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也不像城里的孩子有那么好的条件。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他们。”自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给山里的娃娃们提供帮助,做一个孩子们求学路上的“铺路人”。

之后的十多年间,赵康林与家人累计资助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上学费用10余万元,资助学生求学、日常的基本生活保障30余人次,帮助3名儿童实现了上学梦。2021年冬天,赵康林和妻子陈施焕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朋友此时正在四川凉山州彝族自治州支教。夫妻二人从来电中了解到,凉山上近段时间天气异常寒冷,因为缺少取暖的木炭,学生们上课都是困难。赵康林随即想到自己单位的客户有高热值块煤出售,于是便联系了几个煤炭经销商,经过一番沟通协调,最终在多方的大力支持下,他自掏腰包购买了两吨高热值块煤,分装成200多蛇皮口袋,用快递送到了小学,及时帮助20多名彝族小学生温暖过冬。

一家人因为这样的善举时常会收到学生写来的感谢信,每当收到这些感谢信时,看到那些发自内心的话语,赵康林一家内心都感到十分的满足与充实。

在别人遭遇困难时总能伸出援手,给予热情帮助,却始终坚持不留下任何影像,谈及此事,赵康林淡淡地说:“我们都是普通人,能量力而行,温暖别人就够了。”

退伍老兵不褪色,微光成炬映初心。赵康林不慕名利,只希望自己可以将公益事业传递下去。在人生道路上,他愿意和家人一起成为一粒粒小石子,用自己的善举,为山里人铺平方便之路、为山里娃打通求学之路、为生活坎坷的陌生人修补便利之路。他不张扬、不求回报,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正气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