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繁荣之下隐患渐显,光伏产业落寞了吗?接下来又该如何破局?

纵观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历史,我国的光伏产业的崛起十分精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无论产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跑在世界前列。

但作为周期性的行业,无论是从市场趋势还是竞争格局来看,今年的光伏行业都充满了挑战。从年初的火热,到现在的寒潮一般,资本市场逐渐退却。

回想2021年,光伏企业市值达到的巅峰,仅隆基市值就高达5591.58亿元,比今天的隆基、通威、晶澳科技市值总和还要高。彼时,光伏行业风光无限。然而当下,光伏这个总产值超过1.5万亿的行业,正在资本市场被冷眼相待。

9月下旬,纷纷扬扬的IPO撤回消息与通威终止定增遥相呼应。与此同时,上市光伏企业融资受限,纷至沓来的问询逼近光伏企业……

2023上半场与下半场

资本市场突如其来的态度转变,发生在第三季度。此前,仍然有大量光伏企业推进IPO进程,例如一道新能、天合智慧等9家企业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同时华电新能、美科股份成功过会。在IPO推进过程中,行业关于产能过剩的讨论正在进行。

image.png

今年以来光伏企业IPO进展

 公开资料整理

9月,伴随着产能过剩的结论已经敲定,资本市场对于光伏的热情急转直下。对企业IPO影响更为直接的是,8 月27日,证监会公开表示,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未来将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和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

最终,以高景太阳能为首的部分光伏企业选择了中止或撤回IPO。缺钱扩产的光伏企业最终舍弃了上市取钱的捷径。

光伏上市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持续走低,包括TCL中环在内的巨量光伏企业收到证监会问询,其中第二季度收到问询的企业高达43家。

image.png

 1-9月收到过问询的光伏企业

 公开资料整理,不完全统计

image.png

从融资情况来看,第一、第二季度火热程度明显优于第三季度。据不完全统计,第一季度光伏企业融资金额高达1002.79亿元,第二季度1078.64亿元,而第三季度只有426.8亿元。

image.png 1-9月光伏企业募资情况

 公开资料整理,不完全统计

image.png

股市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一步进入下跌通道。

根据统计数据来看,从2020到2021年,光伏企业市值呈现出普遍上涨趋势,但从2022年到2023年,光伏企业市值又普遍呈现出下跌趋势。例如,隆基、通威、TCL中环、天合光能、晶澳均表现出这一态势。

image.png

 三年A股光伏企业市值变化

 公开资料整理

2022年是其他领域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大年,却不是光伏的。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2022全年A股市场共有141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相关公告,其中鲜有光伏企业身影。

2023年以来,光伏企业回购股票的情况明显增多,到了8月份回购名单上更是出现了东方日升、大全能源、晶科能源、锦浪科技、特变电工、阳光电源等头部光伏企业的身影。

image.png

今年以来部分光伏企业回购情况

 公开资料整理

一线之隔

光伏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被一线隔开。

9月26日,通威突然终止160亿元定增发行计划。作为光伏行业中的龙头,通威今年4月发布的此次定增计划引起了广泛关注,突然的终止令人始料未及。

据公开信息显示,这份定增计划发布于今年4月24日晚间,计划募集资金160亿元,分别用于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和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即二期20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合计4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这两大项目需要资金超过201亿元,

面对外界疑惑,通威给出的解释是:公司自公布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以来,一直与中介机构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但基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价值存在明显低估,为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综合考虑公司经营发展与财务情况,确保公司内蒙古 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与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正常推进的前提下,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分析后,公司拟终止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分割线的另一端,是高景太阳能撤回IPO。

9月27日,高景太阳能向深交所提交申请,主动撤销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此时距离高景太阳能申请在创业板上市还不到四个月。

据高景太阳能招股书数据,2020到2022年,该公司营收分别约为8.91万元、24.91亿元、17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3.63万元、1.08亿元、18.21亿元。从营收数据来看,高景太阳能处于上升阶段。

image.png

 2020-2022年高景太阳能经营情况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

此外,高景太阳能的背景深厚。招股书显示,公司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珠海华发集团旗下华发科技持股100%。珠海华发集团是珠海华发集团是珠海国资委下属企业。

珠海市国资委与刚刚成立的高景太阳能,签署了一项总投资约170亿元的光伏新能源项目投资落地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高景太阳能50GW光伏大硅片项目及销售中心等将落地珠海市。

高景太阳能除了稳步上升的业绩、深厚的国资背景,还有人才。很快,晶科能源前首席运营官徐志群加入高景太阳能,并任职CEO。

但即便如此,高景太阳能依然选择了撤回IPO申请。业内人士分析,或因上市公司表现平淡,但更有可能是光伏行业市场预期不强,强势扩产的时期一去不返。

双重打击

格隆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下跌幅度分别达到了59%、42.9%、38.1%、36.8%。

尤其是9月底,隆基、TCL中环两大硅片龙头下调硅片价格,更是引起了市场上的热议。

价格战必然带来利润的大幅度下跌,与之相应的,光伏产业链的利润也在一层层向下游转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告诉光伏Time,光伏行业的市场就是这样的,成本往下走,正向刺激就是市场制度被放大。

这恰恰也是不少企业股价持续下跌的原因。从二级市场来看,今年不少企业的股价与业绩的背离程度在不断拉大。

而估值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IPO情绪。

8月27日,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救市政策,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信达电新首席分析师武浩表示,监管收紧上市融资计划,确实有利于提振A股市场的信心。

为什么要提振信心,难道资本市场对光伏行业的信心不足吗?

9月底,通威、高景太阳能不间断地推出大动作,在政策叠加市场的变化下,让资本退潮下的光伏行业逐渐显现了隐忧。

根据正点光伏分析,截至目前,行业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等各环节整体规划产能可能一定程度超过市场短期需求。

作为光伏生产大国,欧洲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欧洲接收了71GW的光伏组件,占我国组件出口总量的57%。

但今年7月,研究机构Rystad Energy称欧洲光伏产品库存已达40GW。而同一个月,我国对欧洲出口光伏产品环比下降了36.26%。

就在上半年,欧盟《净零工业法案》计划发布,草案设定40%的太阳能光伏部署来自欧盟内部制造的目标。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欧洲在不断压缩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也曾提到,光伏的市场需求不成为问题,即使最大胆的预测也在不断被打破。这是乐观的一面,但我们更要看到悲观的一面,中国光伏面临着“国内国外”的双重压力。

早在5月SNEC展会期间,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就给了光伏行业一记重击,他提到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国内外双重打击,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呼声又不断,光伏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繁荣之下显现隐患,接下来的光伏产业又该如何破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