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股一片哀嚎,资本减持非但没亏,反而赚了?

在市场的不信任目光中,光伏企业业绩在第三季度踩下急刹车。

周期来临,价格战打响,光伏企业业绩失去了保持高增速的倚仗。资本再次吹响撤退号角。在过去二十年中,光伏一直在周期里打转,扩张到破产的周期性循环始终困扰企业。

在以往的博弈中,资本凭借敏锐嗅觉,始终快人一步。例如,2018年,国内光伏市场爆发已久,企业在6月“531新政”前夕仍积极备战,但此时资本已经悄然抽身。有数据显示仅第一季度,机构就在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特变电工、通威股份等四家公司身上就套现了超70亿;2022年初,光伏通过技术进步摆脱了取消补贴带来的影响,再次屹立潮头,机构出现逃顶潮,其中就包括高瓴资本。

多年来,理性、冷酷、背刺成为资本的代名词。眼下光伏行业面临新一轮震荡,资本再一次抢跑,只是结果似乎并不体面。

风波

高瓴资本跑路,对撞的是“严打违规减持,提振投资者信心。”

8月27日晚,证监会发布号称“史上最严”减持新规《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内容包括,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第一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

9月26日,沪深交易所公布了清晰、明确的执行标准,对上述规定可能存在的漏洞予以封堵。内容包括明确二级市场减持范围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并将减持时间区间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 

除了严格认定不可减持情形,还新增大宗交易预披露义务。在减持启动阶段即预先披露减持计划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判断是否触及不得减持的情形,如果触及则不能披露;如果符合减持的条件,则可以披露减持计划。连续两次发文,既证明决心,也代表了必要性。

这场对撞风波的主角,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此前一直有着中国“巴菲特”的称号。

公开信息显示,张磊在20世纪90年代以状元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8年后进入耶鲁大学,跟随投资大师大卫·斯文森学习。

大卫·斯文森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投资人,用二十年时间将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增长了20多倍。他不仅给张磊指点迷津,更给予了2000万美元资金创办高瓴资本。

2006年,张磊把最大的投资给了刚上市两年的腾讯,彼时腾讯正在被用户圈层困扰;2010年,张磊投资与如日中天的淘宝竞争的京东。两笔押注式投资使得张磊一度封神,但也让其信心膨胀。

2019年,高瓴旗下基金“珠海明骏”以46.17元/股的价格受让了格力15%的股份,高瓴成为格力第一大股东,但截至目前格力股价已经低至32.6元/股。2020年高光过后,高瓴资本进入低调阶段。

2022年,高瓴资本将主要目标看向了半导体、机器人以及光伏赛道。同年,高瓴资本传出裁员消息。尽管张磊一度自我标榜价值投资、时间的朋友,但抽身却毫不心软,前车之鉴便是教育行业。

张磊曾经为教育产业高调发声,然而却在“双减”落地前夕抽身而退。重仓曾经为高瓴资本带来了巨额回报,今天为其带来了风险。

2020年12月,HHLP斥资158.4亿元重仓隆基,以70元/股的价格收购了其6%的股份,成为隆基绿能的第二大股东。要知道,隆基在5500亿市值时,每股价格也不过73元,而当前隆基股价23.77元。

有业内人士推测,即便算上分红,高瓴资本在隆基的投资损失也有50亿左右。这场风波揭开了光伏板块下暗流涌动的资本市场。

牵一发动全身

资本明星由于信息及时且充沛,并且拥有丰富投资经验和择时能力,一直以来起着风向标的作用。

image.png

高瓴资本不是唯一减持隆基股份的机构,却是赔得最多的。陕西煤业在今年第一季度减持隆基6555.96万股股份,如果算上高瓴资本9月增持部分,目前两者减持股份几乎相当。

陕西煤业此次减持,股份变更比例高达47.7%,目前持股7189.5万,占总股本0.95%。陕西煤业在2022年将对隆基投资方式由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金融资产,并由此开始一路减持。在减持前,隆基绿能2022年一季报显示,陕西煤业季末持有隆基绿能的股份数量为2.0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79%

陕西煤业投资业务十分广泛,除了自身直接投资,还与投资公司合作,隆基是其直接投资的结果,建仓在2018年第一季度,彼时股价仅维持在8元上下,从数据来看稳赚不亏。

减持,是全行业的共同话题。与陕西煤业同样赚得盆满钵满的还有晶澳科技的大股东,北京华建盈富实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回顾华建盈富与晶澳科技携手过程,一段互相成全的造富往事重回纸面。2017年,晶澳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开展私有化退市工作,并把目光放到了A股。

2018年2月7日,天业通联与晶澳太阳能签署《合作意向书》;2018年7月17日,晶澳太阳能正式完成从美股退市工作;2018年7月19日,天业通联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披露“筹划购买资产”事项,公司股票开始连续停牌,后于2018年11月复牌。

这期间,华建盈富领袖何志平通过定增入主天业通联,并通过8.6亿元投资,在晶澳科技借壳上市后怒赚十余倍浮盈。

2023年1月10日,晶澳科技披露,华建盈富拟减持6833.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9%。按照当时晶澳科技64元/股的波动价格,这笔减持总规模将达到44.3亿元。根据东方财富网信息显示,近三季度华建盈富累积减持2500万股,目前持有1.63亿股股票,总股本占比从7.8%降至4.93%。

另外,除华建盈富外,何志平还掌握有华建兴业、华建投资等主要资本运作平台。电池、组件企业的另一员虎将,天合光能而遭到了大股东“背刺”。5月26日,天合光能披露两家大股东减持公告。

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兴银资本全资子公司上海兴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因自身发展和资金需求抛出减持计划,两家股东为一致行动人。

其中,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位列十大股东之一,在本次减持中拟减持合计不超天合光能总股本5.23%的股票,高达1.14亿股;兴璟投资拟减持合计不超总股本0.42%股票,即921.13万股。

这已不是两大股东第一次减持。早在2022年底,兴银资本拟减持合计不超过天合光能总股本2.31%,共5000万股;兴银资本拟减持合计不超过天合光能总股本2.31%的股票1396.1万股。

不过,根据东方财富网信息显示,自4月27日以来,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减持751.6万股后,一直维持着占总股本10.73%的比例,并没有变动。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兴银系减持多出于自身资金等需求考量。在资本市场同样遭遇被辞的还有晶科科技。

根据东方财富网显示,今年以来,碧华创投连续减持4600余万股股票,目前持有1.88亿股股票,占总股本5.28%。

这已经是碧华创投连续两年减持股份,2022年,股东碧华创投累计减持2894万股,套现近2亿元。在此之前,碧华创投持有晶科科技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35%。

在大股东中,减持股份仅次于碧华创投的是济南江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根据东方财富网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减持3272万股,减持比例高达-48.32%,目前持有3500万股,占总股本0.98%。

济南江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资本市场上十分活跃,仅去年第四季度就参与了超过6家企业的定增。天眼查显示,这家投资企业大有来头,其实控人为江苏瑞华投资控股集团的董事长张建斌。

张建斌有长达三十年的投资经验,公开信息显示,其1993年开始涉足期货市场,“3·27”国债期货事件后逐步将主战场转向股市。瑞华控股投资集团官网显示,“公司累计认购定增项目超460个,累计投资金额超790亿元,参与股权PE项目超140个,存量投资规模约60亿元,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数十家企业已成功上市。

重点投资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等国家支持的产业。”另外,晶科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第二季度减持晶科科技了2934.5万股股份,变动比例高达3.44%。

今年以来,爱康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发生了易位,原为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过连续三季度减持,已减持超过3000万股,目前持有9816万股,占总股本2.19%,减持前占总股本2.88%。

今年9月,阳光电源发布了更为有诚意的回购消息,以不到150元的最高回购价格,回购收盘价91.09元/股的股份。

但这并没有影响大股东减持,甚至有三大股东连续三季度减持,分别是合肥汇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高端制造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其中,合肥汇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报告期内减持阳光电源约609.56万股,减持后持股比例为3.14%。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曹仁贤持有合肥汇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0.44%股权。

同为逆变器企业的锦浪科技则在年初收到了大股东宁波东元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计划减持公告。

根据年报信息显示,宁波东元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2022年末持有锦浪科技5.01%股份,但在2023年多次减持,目前仅留有503万股,占总股比例1.27%。相比之下,硅料环节大股东减持反而较少。

大全能源大股东虽然有减持情况,但跟年初比对,只有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所持股份略有减少,但其持有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始终为0.96%。在通威的十大股东中,有一位叫杨林的牛散。

根据2022年通威第一季度报,杨林一举购入2908.17万股,成为公司第五大股东。公开信息显示,杨林除了持有通威的股份,还持有劲仔食品、镇裕科技、中京电子、深圳华强等企业股份。根据东方财富网信息显示,杨林连续三个季度减持通威股票,目前仅持有3008万股。

锦浪科技十大股东中,同样出现了牛散的身影——许颇,一举减持63.8万股,变动比例14.42%,目前持有379.1万股,占总股本0.96%。值得一提的是,牛散中的重量级——陈发树,则在今年选择了增持隆基股票。陈发树的发家史与隆基息息相关。

在2018年3季度,正值光伏行业遭遇2018年“5.31”新政的打击后,陈发树抄底光伏龙头隆基绿能,买入近5000万股,当时股价在5元附近。之后光伏行业大发展,隆基股价最高冲到73.60元。

根据隆基披露信息显示,陈发树继续购入了300万股股票,所持1.76亿股股票,占总股本2.33%。

当下与未来

据同花顺统计,2023上半年有1369股东发布减持计划,略高于上年同期的1232位。这一数字下,是企业市值的进一步缩水。

今年5月末的天合光能披露兴银系减持公告后,市值直降16%;隆基绿能股价也受到高瓴资本减持影响,当天下跌明显。

有学者表示,大股东减持往往伴随着股价下跌,造成公司资金短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与对外投资,而光伏企业属于泛半导体产业,具有强周期性特点,更适合价值投资。

当前资本市场对光伏信心不足,针对光伏库存、过剩的争论由来已久,尽管供给端存在着阶段性过剩等问题,但光伏的前景始终无需质疑。

全球光伏装机量始终保持高增速,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从2011年的30.2GW增长至2022年的230GW,年复合增长率20.27%。

其中,2022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100GW。2023年前三季度光伏装机量增速依旧,仅我国光伏装机量就高达128GW。

针对全球装机情况,集邦咨询上调对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的预期,2023年全球整体光伏需求仍将保持高增,新增装机有望达到414GW至446GW,同比增幅达60.1%至72.4%。

在周期中,一体化、差异化产品都是制胜法宝,谁能在降本之路跑赢,谁就能占据有利位置;谁能把握下一代平台技术,谁就掌握开启下一个周期的钥匙。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