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在变,改革意识成主流;

技术装备在变,智能开采显优势;

发展动力在变,融合创新画蓝图;

……

煤矿井下5G无线通信网络全覆盖、智能化采煤、快速掘进装备应用、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选煤过程冗余控制系统平台投入使用……曾经让几代矿工憧憬的这些“智慧梦”,在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正逐一变成现实。

走过六十多年风雨历程的乌海能源,从普通开采到综合机械化、自动化再到现在的智能化,经历着一次次蜕变、实现着一次次转身,如今,乌海能源煤矿智能化建设方兴未艾,一幅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画卷正如火如荼、渐次展开。


突出顶层设计,为破冰发展蓄势

对于有着60多年开采历史的乌海能源来说,面临系统复杂、采掘条件复杂,水、火、瓦斯等自然灾害严重的现状,制约了矿井高质量发展。

如何开启“破冰之旅”?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向“智”而航开启智能化建设新征程-《国资报告》杂志
图为老石旦煤矿智能化综放工作面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在这里落地实践,“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里越走越宽。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跬步千里的过程,需要顶层设计、整体谋划,需要行有方向、干有遵循。

2018年,智能化建设起步,制定顶层设计;2019年,仔细论证、认真编制《乌海能源公司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确立了2020年到2023年智能化矿井建设规划和远景目标;2020年,成立智能化建设组织机构,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2021年,编制实施《乌海能源公司煤矿智能化建设竞赛活动方案》《乌海能源公司智能化项目验收规范》。

思想上率先“破冰”,行动上才能突围。

为了确保加快落实建设要求,乌海能源把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多业务部门参与的煤矿智能化建设领导小组,及时分析解决重大问题,归口管理日常事务,统一实施整合资源……一系列细致有效的工作机制,彰显出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

与此同时,公司牢固树立前瞻意识、问题意识,多次赴山东、山西及陕西等地多家煤炭企业、科研院所进行深度考察,致力于解决矿井面临的先进技术应用与传统思维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着力解开“破”与“立”的方程式,把握“强”与“融”的关键点,率先蹚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煤矿智能化建设新路子。

“煤矿智能化建设,就是用新理念引领发展,用新装备减人提效,用新技术降本增安,用新型人才强化支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利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给出了最佳答案。

加快建设进程,迈进智能开采新时代

无人则安、少人则安,是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必由之路。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向“智”而航开启智能化建设新征程-《国资报告》杂志
图为黄白茨煤矿智能化薄煤层综采工作面

对煤矿而言,建设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减人减员,而是在大幅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基础上,工作环境实现由过去的“苦、脏、累、险”向安全、可靠、整洁转变,曾经让几代矿工憧憬的那些美好想象,如今在乌海能源的生产矿井展现得淋漓尽致。

“工作面状况良好,各类设备状态正常,符合远程操控要求,安全确认完毕,具备开机生产条件。”黄白茨煤矿采煤机司机赵会世在集控中心发出智能化工作面生产指令。

2021年6月,黄白茨煤矿薄煤层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投入使用,实现了在工作面监控中心和地面生产指挥中心对井下采煤机、液压支架、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系统等设备的“一键”启停和远程干预功能,液压支架在成组自动移架、自动推溜、自动喷雾降尘基础上,以惯性导航系统为基础,以工作面视频画面为辅助手段,实现对工作面的精准调整,达到了“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巡视,地面远程操作”目的,将过去常态化综采工作面每班生产人员由14——16人减至5人,人工效率提高近3倍。

“以前,一个班下来,全身衣服都湿透了,下班回家吃不下饭,倒头就睡。现在不一样了,基本没啥体力活,回家还能陪家人逛逛街。”在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中,让身处其中的综采队电工张宝全真切感受到,智能化建设打开了煤矿工人采煤世界的新大门。

同样是采煤工艺智能化的受益者支架工李勇也异常兴奋“过去,操作支架要经过移架、推溜、收护帮板等工序,每班最少得4人配合才能完成。现在,只需要1个人巡检就够了,哪台支架有问题,生产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会显示相应监测数据,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设备故障点,并尽快排除。”

“自从智能化开采技术后,再也不用忍受机器轰鸣、粉尘扑面的恶劣环境了,通过远程遥控就可以进行采煤操作。”采煤机司机赵会世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提及煤矿智能化建设,大多数人能够想到的是在地面远程操作、一键启停井下设备,实现无人化开采。但是,在乌海能源,智能化矿山能够达到的智慧程度,远不止于此。

建设伊始,乌海能源就被赋予了开创安全、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建设者们用“智慧”全面铺开一项项智能矿山建设项目。

五虎山煤矿电液控支架投入使用,由传统的手动操作支架,升级为邻架操作、隔架操作和多部支架成组动作,在保障职工安全基础上,降低劳动强度;部分生产矿井主运输系统、供电系等32项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利民煤矿掘锚一体机的使用,使日循环数由8个增加到20个,掘进工效翻了2倍多,有效缓解矿井接续紧张局面;骆驼山选煤过程冗余控制系统平台通过验收,实现设备故障率降低40%,主要经济性能指标及中损小于3.0%,矸损小于1.0%,产品灰分区间±0.3%,产品稳定率达到90%以上;老石旦煤矿智能综放工作面,利用滤波去噪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与电液控装置联动,实现放顶煤工艺无人化......

这一个个奋战正酣的壮观场景,既是一道风景线,更是一条发展线。

坚持创新引领,构建安全高效新局面

薄煤层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投用,半煤岩巷快速掘进成套装备使用,固定岗位可视化远程集中控制技术……

煤炭人的这些“智慧梦”逐一变成现实,但乌海能源并不满足,仍在积极思索: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推进智能化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向“智”而航开启智能化建设新征程-《国资报告》杂志
图为职工在集控中心操作井下采煤设备

这是刀刃向内的革新,也是放眼全局的前瞻。

“采煤机异常停止,需要处理……”

“生产指挥中心,请帮忙远程指导。”

“采煤机恢复正常。”

7月18日,老石旦煤矿调度员陶强接到井下电工王永求助电话,王永利用新配备的智能矿灯,实时拍摄生产现场故障情况并传输到地面监测系统,原本需专人最少2个多小时解决才能解决的故障,不到半小时就恢复了正常生产。

一顶普通的安全帽,配置一台智能化矿灯,就具备了照明、通话、视频、人员定位、快速调度、违规取证、远程协助、有害气体超限自动报警、调度预案快速下达等多功能,可以通过5G通讯系统,随时掌握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工作状态、携卡状态等信息。

2021年,建成了老石旦煤矿井下5G全覆盖的通讯系统,在实现虚拟交互应用、超高清视频、全景工作面、远程实时控制功能基础上,完成生产监控、安全监测信息的实时采集,有效提升管理人员对生产现场的感知和监控能力。

与此同时,乌海能源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依托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建设基于实时生产信息系统的“一张图”,让生产矿井安全管理实现了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本质转变。

“安全生产实时监测平台,将矿井过去分散、孤立的监测监控、自动化控制、人员定位等系统全部融合集成,对瓦斯、粉尘、顶板等生产数据实现在线监测,将数据实时上传到地面,生成直观形象的图表。”信息技术公司任文华介绍说,通过此平台,使系统数据共享利用、综合分析,对人员操作、设备运行、生产系统状态进行实时分析诊断,实现了煤矿开采透明化,生产全过程数据“看得见、管得了、控得住”。

在乌海能源各生产矿井生产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大屏幕,可以清晰看到生产运输、安全监控、目标定位、视频监控等系统运行情况,实现对人员定位、矿压、水文等监测系统的远程在线监测和报警预警提醒功能。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一组组经济“飘红”的数据。

目前,乌海能源安全环保水平保持良好态势,实现安全“零伤害”,环保工作获得乌海市政府高度评价和认可;生产经营、产品销量等各项指标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任务计划;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并取得明显进展……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一系列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果,体现了乌海能源人坚持智能化建设的初心,体现了乌海能源人敢于攻坚克难、打破常规、寻求突破的勇气与智慧。在一路劈波斩浪中,乌海能源步履铿锵,全体干部职工干劲十足,正续写改革创新驱动下的煤矿智能化建设“时代新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