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 

《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对2019年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从国家、省份和重点城市等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数据验证分析并排名。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结果分析显示:中国可持续发展状况继续稳步得到改善,2015~201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逐年稳定提升的状态,经济实力明显跃升,社会民生普遍提升,资源环境状况总体改善,消耗排放控制成效显著,治理保护效果逐渐凸显。省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结果分析显示:4个直辖市及东部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排名比较靠前,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福建、江苏、湖北、重庆和四川排名前十位,中部地区中,湖北排名最高,列第八位。100座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结果分析显示:东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步明显,其中杭州首次在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排名第一,位列前十的城市分别为杭州、珠海、广州、北京、无锡、深圳、苏州、武汉、南京和郑州。本报告认为,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也正处于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关键期,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动态保持经济、社会、环境三者有机平衡,推动中国实现更加包容、更具韧性、更为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还围绕公共卫生、“双碳”目标、数字基建等几个主题做了专题研究,对河池、成都、昆山、深圳、珠海和桂林等城市进行了案例分析,对一些企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做法做了总结分析。

《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指出——
应从五方面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2021年1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应从五方面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基于2021年可持续发展评价可发现,虽然我国已打赢脱贫攻坚战,但各地发展不平衡状况普遍存在。这既包括同一省区市内部不同领域间发展不平衡,同时也包括各地区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结合新发展阶段下的新形势,需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寻求实现全面、协调、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做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民生工作,同时统筹城乡区域间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我国多地创新驱动引领能力仍然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对此,建议紧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力度,助力高质量发展转型。尤其要推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于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相对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结构。

三是围绕“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资源环境角度来看,本年度评估发现我国各地区间的自然禀赋显著不同,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普遍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但也存在经济发展滞后、总体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的发展失衡问题。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但在资源环境方面表现相对落后,未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领域发展有效连接。因此,应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引领下,牢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基于“双碳目标”的治理体系,推动社会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实现系统性变革。

四是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水平,构建人类卫生共同体。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应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完善传染病预防机制,强化各级政府疾病防控能力。本年度评估还发现各地公共卫生均衡发展有待提升,未来需要做好补短板工作,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水平与需求相匹配,保障地方政府卫生保健投入,培养公众疫病预防意识,优化社会健康管理能力,提升政府、社会和居民个人各类主题对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资源供给水平。此外,还应强化与其他国家在抗击疫情领域的相关合作,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卫生共同体。

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我国全球治理话语权。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识,对于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应对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抓紧实施有利于完成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要落实到各行业、各地区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可持续发展转型。同时,加强监督和检查,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细化监管措施和核查制度,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此外,应依托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上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等理念,不断地总结和推广地方可持续发展成功案例,积极扮演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身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参见《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p18~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0月)

《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指出——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状况得到稳步改善

2021年1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  

蓝皮书课题组依据中国国家级可持续发展体系数据验证结果分析得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状况得到稳步改善。

2015~2019年这一时期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回顾这五年间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变化,可以看到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消耗排放和治理保护五大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总体来看,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可持续发展总指标保稳步向好,2019年指标值为82.1,较2015年增幅达39%,年增长率均值约8.7%。从增速来看,2017年增速有明显的下滑,原因在于2016年的极端天气带来了史上最大降雨量,2017年的降雨量则相对正常,使得2017年的资源环境二级指标较2016年下滑严重(见图1)。

image.png 

具体来看,除资源环境和治理保护外,其余三项二级指标的总体趋势均与总体发展情况相近,其中社会民生和消耗排放均在2019年达到峰值86.7,同比分别增长15.2%和8.2%,经济发展的峰值2019年则为80.0,同比增长4.6%。而资源环境则在2017年有明显的下降,随后稳步提高,2019年资源环境指标值达77.5,同比增长达21.2%。治理保护则是波动上升,2019年达峰值78.8,同比增长12.4%。总体而言,五项一级指标值2019年均较2018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表明2019年可持续发展在各方面均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见图2)。

image.png 

(参见《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p26~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0月)

《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指出——
我国县域数字乡村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需加大政策倾斜、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2021年1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 

蓝皮书课题组立足我国数字乡村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首次从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乡村经济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和乡村生活数字化四个方面构建了县域数字乡村指标体系,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整体上我国县域数字乡村建设处于起步发展阶段。(2)代表县域数字乡村发展较高水平的百强县呈现“一强多元”的区域分布格局,接近一半省份有至少一个县入围百强县。(3)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南北差异不大,但存在明显的东西差距,总体呈现“东部发展较快、中部次之、东北和西部发展滞后”的现象。(4)县域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高,其次为乡村生活数字化,而乡村经济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相对较慢。(5)县域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指数、乡村经济数字化指数和乡村生活数字化指数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而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区域差异较大。(6)贫困县与非贫困县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差距小于两者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数字基础设施为贫困县数字乡村发展带来“换道超车”机会,但县域数字乡村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需加大政策倾斜、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蓝皮书课题组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需从完善体制机制设计、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实施等层面加大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县域数字乡村发展速度;完善县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需着重提高县域乡村治理数字化和乡村经济数字化水平,补齐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短板、实现数字乡村不同领域的协同发展;注重区域均衡发展,在促进东部地区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同时,也应协调促进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县域数字乡村的发展;相对贫困地区需充分利用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带来的红利机会,加大对区域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乡村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倾斜,以取得机会实现“换道超车”。

(参见《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p213~2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0月)

《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指出——
应加快落实“双碳”战略,推动经济、产业、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2021年1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十四五”期间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以引领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污染、高能耗、高碳排放产业和高含碳产业占经济的比重。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重点发展高质量制造业、绿色低碳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不断提高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控制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偏向上游的高耗能工业部门的产能和产量,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大力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低碳、零碳技术,降低设备能耗,提升终端用能部门的电气化率,推动各类工业制造的绿色节能改造和低碳转型。在建筑领域,尽快大规模实施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和近零排放建筑标准,对零碳建筑提供更大力度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在交通领域,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加快能源供给侧改革,构建低碳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控制化石能源总量,尤其是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大幅降低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提高清洁、零碳或低碳能源等非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高光伏、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和核电的比例,加快电力部门脱碳,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宣布停止燃油车销售的时间表,继续保持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支持力度,大规模进行充电桩等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和部署,引导生产生活方式低碳转型。在建筑、制造和生活消费领域加大节能力度,着力提高利用效能。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所谓绿色低碳技术,是指区别于传统技术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生产率、低排放或零排放、低成本或高竞争力特点的新技术。抓紧部署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光伏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和核电等相关材料技术、氢燃料技术、储能技术、微电网技术等领域的研发突破和商业推广,提高转化效率。着手布局和推进关键零碳和负碳技术发展,重点关注发电、工业、交通等相关领域零碳和负碳技术的创新发展,争取从产业链和技术上走在世界前列。推动并加速碳捕捉封存等相关技术研发应用,减少碳释放。用更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类用能主体加大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国家整体的能效水平。

推动并加速碳汇规模化建设,增强碳吸收能力,为碳中和提供能力支撑。积极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构建更有激励性的生态资产价值的市场化实现机制和交易机制。制定碳汇林业发展规划,加大森林碳汇的建设,提高国土绿化率和质量,提升区域储碳量与增汇能力。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中央应明确要求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委拿出落实碳中和目标的规划和实施路线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制定零碳发展规划,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并尽可能将具体目标纳入相关地区和行业的“十四五”规划。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用碳中和理念来规划设计城乡建设和运营。培育和发展碳市场,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让碳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的刚性约束,将有限的碳资源向高效率部门和地区配置。从电力、钢铁、建材等高排放行业起步,逐步向全行业推开,在此基础上完善碳交易制度和碳金融制度,形成正向的碳排放激励机制。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积极倡导气候变化应对的全球化,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可通过贸易全球化实现不同国家之间在节能减排、低碳、零碳以及负碳等相关技术上的互补,最终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规则、标准的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治理。

(参见《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p259~26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0月)

《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指出——
“十四五”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四个新挑战

2021年1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四个新挑战。

(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碳排放规模较大

对化石能源使用依然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源头。BP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1.7埃焦耳(EJ),占到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4.3%,同比增长4.4%,高于2008~2018年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而且,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其中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约为85.1%,煤炭占比超过57.6%,石油占比约为19.7%,天然气占比约为7.8%,清洁能源占比不足15%,其中核电占比2.2%、水电占比8.0%、可再生能源占比4.7%。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贡献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单位燃煤、燃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燃气的1.5~1.7倍,是电的3.2~3.4倍。

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下,2019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98.3亿吨,约占到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8.8%,超过中国的人口和GDP在世界的总量占比,当年同比增长了3.4%,比2008~2018年平均增速高出0.8个百分点。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0.75千克/美元,约为美国的3倍,德国的4倍。从图1显示的结果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一次能源消费量走势基本趋同,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99.7%,即便是近年来中国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但还远远不够,两者相关系数仍高达98%左右。可以说,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仍存在强耦合关系。今后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首要做的工作是优化能源结构,逐步降低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度,加速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过程。

image.png 

(二)钢铁等高碳产业规模庞大意味着碳减排压力较大

电力热力生产行业是碳排放最大的部门,占到中国来自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0%以上。中国来自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世界来自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重已由1971年的约5.8%攀升至2017年的28.4%(见图2)。除了发电供热部门(44%)外,钢铁(18%)、建材(13%)、交通运输(7%)等行业都是高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也是中国落实“碳达峰”行动任务的重点行业。

中国产业结构偏重造成对能源资源消耗依赖程度高,重工业资产总额是轻工业的3.3倍左右,如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10.5亿吨左右,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50%以上。即便前几年中国推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缩淘汰了一批燃煤、钢铁、电解铝等行业项目,但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规模依然较大,并非短期内就能有效达到“双碳”目标的既定要求。当前,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必然涉及严控新增高耗能产业项目,加快推动高碳部门低碳化改造,也必将对高耗能和高碳产业链产生伤筋动骨的影响。

image.png 

(三)现有节能减碳技术能力满足不了高质量发展要求

当前,清洁能源和碳中和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热点之一。一些核心清洁能源和节能减碳技术仍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如日本在燃料电池研究中占主导地位,欧洲在供应和存储低碳氢低碳氢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值低于14.51kgCO2e/kgH2的氢气。等方面处于领先,美国在碳捕捉、碳封存等方面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处在技术追赶的关键时期,节能减碳技术能力总体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技术短板,而且不少低碳技术尚未实现商业化落地。譬如,由于开发技术相对滞后,中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1/10。背后动因是,低碳技术应用和设备更新将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削弱出口竞争力;导致中国很多企业在节能减碳技术方面投入不足,能力积累不够,短时期将适应不了“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而今,中国企业面临的转型发展新挑战是,因节能减碳技术不足,在产品出口方面可能面临着基于碳基的贸易壁垒,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碳排放设置的贸易壁垒将有所增加。譬如,欧盟推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减排进程较慢国家的商品加征碳税,这将迫使中国出口企业不得不转向使用节能减碳技术,改进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以确保其出口的产品符合欧盟环保标准。

(四)低碳消费理念和行动尚有待在全社会倡导推行

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要将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对自然的影响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这意味着节能减碳不只是能源和工业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所有人的集体性活动。如果不是当前媒体热炒“碳达峰、碳中和”概念,节能减碳问题可能并不会成为热议的话题,也很难形成全社会内生性的自觉行动。我们注意到,当前“自上而下”的任务分解式的减碳行动面临着种种阻力,尚未形成全社会的一种自觉。尽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绿色生产和低碳消费并未蔚然成风,居民和企业对加强碳排放约束的认识并不够,并不将其视为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特别是,大多数企业仍是以利润驱动为主,往往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视为监管部门的指派任务;金融机构也更多关注财务回报,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关注较少,参与碳排放的程度并不高。

(参见《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p273~27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0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