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們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新能源发电运营与后服务研讨会”在济南顺利召开。润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润阳能源”)老旧风场改造部技术总监邵建春在会上作主题《旧貌换新颜,老旧风场“以大代小”改造升级经验分享》主旨演讲,与参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双碳目标下如何做好老旧风场技术改造服务。

邵建春发言
会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风电处高级工程师邓力表示,“十四五”期间,运行时长超过20年的陆上风电场装机规模为91.9万千瓦(约1140台机组),但考虑政策鼓励对运行超过15年以上机组开展改造升级工作,因此“十五五”期间服役期满的规模约3004万千瓦(约3.01万台机组)。对此,邵建春表示,这些需要改造升级的风电机组普遍存在技术较落后、大部件可靠性低、发电能力差、故障率高、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其中有些风机的部分部件为进口件,部件不但贵而且采购周期超长。部分风机品牌制造商由于各种原因已退出市场,造成这些还在运行的风机没有备件和技术服务的支持。老旧风电机组存在的安全隐患大,运维成本高,发电收益低已成为风电场业主的首要痛点。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技术更新迭代,大功率智能化高效风电机组的性能越来越好,用先进高效的大机组代替老旧机组能有效解决上述业主的痛点。有鉴于此,老旧机组改造迫在眉睫。
面对如此巨大的老旧风场存量市场。邵建春讲到,润阳能源是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自2019年起就积极布局老旧风场改造服务,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老旧风场改造过程中,优先选择风资源较好的机位,通过“以大代小”等容、增容的方式进行改造,让老旧风场提效增益。邵建春进一步讲到,润阳能源专注风电后市场服务,引领了中国兆瓦级以下老旧机组“以大代小”技改,是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和技术保障主力服务商,截至目前已中标国内超过40%的“以大代小”项目。随后,他通过两个经典案例向参会嘉宾分享润阳能源在老旧机组改造业务中的技术优势和取得的先进成果。其中,案例一是目前国内首个大规模“以大代小”增容改造后并网发电的项目,该项目在风机选型,风机微观选址及对拆除风机的处置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润阳能源“以大代小”改造项目现场


该风电场是西南地区投产的首个风电场,随着时间推移,老旧机组逐渐丧失了技术、备件支持,风机可靠性下滑严重,运行效率逐渐变低。润阳能源对该风电场分2期进行进行“以大代小”增容改造,改造后风电场容量由46.75兆瓦增加至102.6兆瓦,新增装机55.85兆瓦,改造后发电量是原来的3倍左右。,剩余的20台850kW老旧机组继续保持运行。该项目最大目标是提高风电场整体发电量。润阳能源根据该风场的风资源情况,综合考虑各机位的湍流、风机间距、道路条件和吊装条件后,重新对风机采用差异化布置,选用明阳叶轮直径166米,轮毂中心高为100米的三款机型,并依照各机位点风速从大到小,依次排列MySE5.0-166、4.0-166和3.6-166机型。为有效利用拆除风机的净值,减少资产损失,针对拆除风机塔筒、机架、基础环等钢制部件,经评估后通过拍卖方式处置;把拆除风机上的部件作为备件使用,以确保在后续9年里未拆除的20台风机的稳定运行。
根据项目所属土地、风能资源和当前政策要求,采用两种机型在完成“等容更新”后开展“增容改造”。等容改造选用11台MySE6.25-193(其中一台降容至6.0MW运行)风电机组混搭5台MySE6.7-193风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02MW;增容改造(201MW)选用30台MySE6.7-193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01MW。该项目根据风场各机位的风资源情况,也选用了2款机型进行差异化布置,由于使用了目前陆上单机容量最大的MySE6.7-193风力发电机组,使得风场增容后的容量是原风场容量的约3倍,改造后总发电小时数提高了1倍多。
在老旧风场的改造方式上,润阳能源还提出了老旧风场区域联动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