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对于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来说,既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满怀信心的一年,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奋战在生产一线,保障着每一块煤炭穿越太行山脉、直奔渤海之滨点亮着万家灯火,温暖这个冬天……

专啃硬骨头的“打冰人”

“叮……”1月31日22时30分,滴流磴供电工队值班室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

“大家穿戴好防护用品,各组人员认真检查工器具,抓紧时间乘坐网电车!”工队专责白晓冬第一个冲到楼下,一边联系车站申请出动网电车,一边提醒大家携带好打冰工器具,准备前往寺铺尖隧道进行除冰作业。

近日,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处于高山峡谷地带的寺铺尖隧道结冰陡增,避免因冰影响列车安全运行,加密了巡冰打冰频次。

“大家在现场加强对网上覆冰量以及机车通过情况的观察,发现覆冰较为严重时,第一时间进行汇报!”在前往寺铺尖隧道的路上,白晓冬再次对打冰人员进行重点强调。

22时50分,网电车准时抵达寺铺尖隧道,职工们麻利下车,每人携带近10公斤重的机具设备行进在漆黑的隧道内,山风穿堂而过,不禁让人打起寒颤。

“拱顶有冰,开干!”23时整,打冰人员到达指定位置,随着一声令下,按照预定计划,在现场防护员的防护下,巡冰打冰开始了。

“大家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与供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重点设备不要用力敲打,不能使设备损坏……”现场安全提醒声与打冰的“噼噼啪啪”声混在一起,击破了寒夜。

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消灭冰柱93根。他们的脸被冻得通红,眉毛凝起了一层冰晶,后背衣服全部湿透。

穿越铁路隧道的“清道夫”

“今天的作业任务是清理长梁山隧道25公里+200米至26公里500米处的煤灰,大家再检查一遍工具,5分钟后出发!”1月30日天窗点前,高新伟再一次对清煤灰人员重点交代道。

话音一落,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戴好防寒棉帽,脚穿高帮防寒鞋,脸上也“武装”了两层加厚防尘口罩,拿起铁锹、编织袋等工具迅速登上工程车。

清煤灰看似简单,意义却不小。高速行驶的列车经过隧道时,形成的“活塞风”席卷列车表层煤灰,散落到隧道内,几天下来就会超过20厘米厚。为了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原平分公司每年利用冬闲时间集中对隧道里的煤灰进行清理。

“天窗命令已下达,可以作业。”9时整,龙宫站站长李锐通过电台下达命令。一时间,隧道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煤灰清扫战就此打响。

“袋口放低,口撑圆;铁锹一挥,请闭眼。”这是现场清理煤灰现场盯控负责人胡方磊多年来总结的经验。他一边指导大家撑袋的方法,一边纠正大家挥锹装袋的角度。

在胡方磊的指导下,清煤灰队伍将铁锹轻轻抬起、慢慢倾斜,满满一锹煤灰尽数倒进了编织袋。煤灰清理不仅需要技巧,也是对耐心的考验。

为了彻底清理,大家先是用铁锹铲,实在够不到的地方,就蜷缩着一条腿,半蹲半跪在冰冷的地面上,用小铲子一点点抠出来装进袋子里。装满1个编织袋,“掏、铲、倒”这样的动作需要重复300多次。

“集合,现在装车”。11时,胡方磊和高新伟带头扛起一袋煤灰,借着微弱的灯光向平板车走去,清煤灰队伍也纷纷手提肩扛,迅速将收好的煤灰一袋袋装上平板车。

经过众人的紧张装车,20个平板列上390吨煤灰在内燃机的牵引下驶出了隧道。

李锐、胡方磊、高新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对方的“花猫脸”逗笑了。

守护一线安澜的“蜘蛛侠”

“今天是本月最后一个天窗,大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顺顺利利地完成任务。”1月30日8时30分,神池南供电工队副作业组长尉晓玮在出发前对作业人员叮嘱道。

神池南站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连接包神、新朔、朔黄、大秦4条铁路运输线的交汇点,设备安全稳定为来往的重载列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也是能源保供的坚实保障。

“今天,我们要仔细对Ⅱ场8道的接触网悬挂、支撑装置及附加设备进行检修,务必认真对待。”尉晓玮在乘坐网电车途中再次强调。

9时整,网电车到达指定地点,尉晓玮和刘智超分别携带扳手和游标卡尺,迅速登上离地5多米高的作业车平台上,动作娴熟地检查起接触网的接触线、吊弦、绝缘体等零部件。

当日神池的气温零下16摄氏度,伴随6级大风,让高空作业变得极其困难。

“尉工,分段绝缘器上有疑似烧伤的痕迹。”听到刘智超的报告,尉晓玮立刻进行反复核查和参数复核确认,判断只是脏污,并非设备故障,两个人这才放下心来。

站在护网外,远远地就看到供电作业车平台上,隐约跳动着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几个身影。调整吊弦、检查定位……灵活敏捷的他们就像一个个“蜘蛛侠”。

经过2个多小时的高空飞舞,“天窗”结束,共计检修线岔11组,测量磨耗81处,检修分段绝缘器1组,经确认设备状态良好,为能源保供夯实了安全基础。

点赞(8)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