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13时30分2秒,距离湖北宜昌中华鲟放流点约1800公里的江阴监测站点,率先监测到编号为4911的8龄中华鲟声呐信号。这意味着4月22日三峡集团在宜昌放流的10000尾子二代中华鲟,已陆续到达长江口水域。


追“鲟”|今年首尾携带有声呐标记的放流中华鲟已抵达长江入海口

1800公里中华鲟洄游监测系统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已经第62次、连续36年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在本次放流的10000尾中华鲟中,中华鲟研究所共植入了30枚V13型和10枚V16型声呐标记,其中V16型声呐标记的工作寿命可达10年左右。同时,研究所对长江干流宜昌江段和江阴江段进行了重点监测,其中宜昌江段设置7个监测断面,江阴江段设置7个监测断面、18台在线监测设备。

追“鲟”|今年首尾携带有声呐标记的放流中华鲟已抵达长江入海口
编号为4911的8龄中华鲟通过江阴入海

追“鲟”|今年首尾携带有声呐标记的放流中华鲟已抵达长江入海口
声纳标记追踪原理

据介绍,宜昌江段的监测,重点评估放流中华鲟在放流初期进入长江的适应情况;江阴江段作为中华鲟放流追踪的终端,则重点对整体放流效果评估进行校验。“本年度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华鲟放流追踪网络,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评价中华鲟放流效果,为下半年探索性开展中华鲟海洋生活史研究夯实基础。”中华鲟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

追“鲟”|今年首尾携带有声呐标记的放流中华鲟已抵达长江入海口
2020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
摄影:毛翔春

据悉,根据模型预测,中华鲟降河洄游速度为113.91公里/天。实际监测结果显示,编号4911的中华鲟最快速度达到118.71公里/天,和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中华鲟研究所已基本掌握放流中华鲟的降河洄游规律,对进一步提高中华鲟保护工作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追“鲟”|今年首尾携带有声呐标记的放流中华鲟已抵达长江入海口
2020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
摄影:朱静霞

为科学、客观、准确地解答大众关于中华鲟降河洄游过程中的疑问,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融合超声波监测技术、物联网和无线传输等多方面技术,建立了从宜昌到河口、覆盖长江中下游近1800公里河段的中华鲟洄游监测系统,可对中华鲟降河洄游全过程进行监控。

2020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
摄影:袁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