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有限天津分公司秦皇岛32-6油田“渤海世纪”号传来消息,“渤海世纪”号4月单月舱底污水自处理量达4000立方米,节约费用约30余万元。

今年,面对疫情防控和低油价形势双重压力,“渤海世纪”号生产部门主动作为,通过与外输部门协作建立舱底污水转液制度、确立舱底污水专用处理舱、持续推进药剂换型、稳步提升水工艺舱浮油处理效率等方式,既从源头上减少舱底污水的产生量,又通过舱底污水水质调整进一步保障自处理流程的平稳运行。

攻关小队兵分三路,一个月省了30万元

“渤海世纪”号是一艘16万吨级的浮式储油装置,承载着上游11个平台的油水处理重任。近年来,随着平台油井提液增产带来的大液量持续冲击,“渤海世纪”号油水工艺舱逐渐累积了大量的高含悬浮物污水,亟待处理。

以前,由于舱底污水中油泥以及带电荷杂质含量较高,只能依靠外委作业处理,成本高且处理速度慢。面对这块难啃的“骨头”,“渤海世纪”号生产班组开始对舱底污水进行持续取样化验,分析组分、积累大量数据,随即积极展开现场实验,寻求与生产流程相配的可能性。

进油流程试验,结果不尽人意;进水流程试验,虽然初见成效,但可持续性差......一时间,问题陷入了僵局。

攻关小队兵分三路,一个月省了30万元

该怎么办?生产部门成立了不同方向的“攻关小分队”继续开展头脑风暴,在切合现场实际的前提下多方借鉴,发散思维进行流程改造。

“流程探索分队”钻进泵舱找空间,在高温的主甲板区域连续穿梭,终于摸索出一条可以消除流程相互影响的“小路”,确定了接入水系统的最佳位置;“药剂优化分队”积极建立海陆连线机制,在现场展开密集的药剂配伍试验,找到了能够将污泥和水最大化分离的“秘方”;“存储转移分队”通过充分考虑舱容条件、细致分析舱底水沉降规律等方式,把舱底水的存储和转移工作进一步精细化、制度化。

攻关小队兵分三路,一个月省了30万元

多管齐下,“渤海世纪”号生产部门的小伙子们终于用创新的思维和辛勤的汗水开启了舱底污水自处理的大门,解除了长期以来对外委的依赖。

如今,“渤海世纪”号生产部门又巧妙地通过改造,实现了中控在线监测舱底水自处理过程中的水质情况,既明显提升了流程整体控制的效率,又大大降低了水处理系统水质超标的风险,为一线生产的降本提质增效再添新利器。

攻关小队兵分三路,一个月省了30万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