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东北院参与设计并作为汇总单位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贯通。

该工程是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换流站,止于河南省驻马店换流站,途径青海、甘肃、山西、河南四省。其中,东北院承担的线路段路径总长度为94.681千米,海拔范围在800~1900米之间,线路整体位于山高、岭深、崖险、林密的秦岭山脉上,堪称穿越秦岭的“电力天路”,勘测和设计难度非常大。凭借在直流特高压设计领域的高超技术和丰富经验,东北院成功将该项目打造成为优质精品工程。

穿越茫茫秦岭

一提起秦岭,大部分人心里都会出现一条横贯中国中部的绵延无尽的山脉。由东北院设计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第10施工标段)正是在秦岭腹地中穿行,沿途高山大岭,地形十分复杂。

东北院进行该项目的现场勘测正值六、七月的酷暑时节,天气格外炎热,为了避免在一天最热的时间段爬山,项目团队每天天一亮就出发,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才能到达塔位所在的山脚下。很多进山的道路也因为山体滑坡、路面塌方等情况无法乘车通过,队员们就只能徒步走到山脚下,然后再爬山。该工程线路大都是在人迹罕至的山岭上,没有山路,队员们只能边开路边往上攀爬,当到达塔位时往往都已时过中午。

“很多时候看似很近的一段路却要走很久,未到一个小时同事们就个个气喘如牛,两腿如注铅似的沉重,汗水也一个劲地往外冒。大家就停下来歇歇脚,喝口水,感觉呼吸不再那么剧烈,然后继续前行。”东北院勘测队员杨洪旭回忆说。

山高难行,山上丛生的荆棘更是队员们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难关,衣袖和裤脚被撕破是很平常的事,很多时候一个不小心身上就会出现几条伤口。树林中无处不在的“小陷阱”更是让人提心吊胆,必须时刻小心山中的蚂蟥、野猪和捕兽夹,每天进山定位都是一次艰难的经历。但是,无论工程时间再紧、任务再重、作业条件再恶劣,项目团队都不曾却步,反而迎难而上。

开展优化设计

秦岭复杂的外部条件,给设计工作也带来了重重困难。

东北院负责路段位于秦岭腹地,地形陡峭,铁塔依山而建,两腿高差最大达到了35米,为此项目团队专门设计了适用于陡峭地形的铁塔结构,能够有效提升铁塔强度,为后续工程提供了设计参照。工程路径需要跨越多条330千伏线路及高速公路,跨越位置地形复杂,设计与施工配合难度大。项目团队通过细化跨越设计原则,提出了包括跨越位置、跨越方式、杆塔设计等多项优化设计建议,成功克服这一难题。

“在线路设计中,凡是线路通过的成片林区地段,我们都尽量采用高跨方案,以减少线路通道的林木砍伐,努力将线路对经过地区的森林植被的破坏减到最小,同时也给线路的运行维护带来方便。”东北院送电专业设计人员戴宇明介绍说。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项目团队还运用先进的航测遥感和海拉瓦技术,最大限度的优化线路长度、减小耐张塔比例、避让沿线房屋、减少林木砍伐,节约走廊通道,有效减少了工程本体投资及对环境的影响,为工程按期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该工程为国内首个采用线路三维设计技术的工程,项目团队利用东北院自己编写的TOWER3D软件,实现了铁塔三维结构逐节点精细化设计。利用受力计算时建立的铁塔三维单线模型及杆件选材结果,添加少量的数据,便可完成整塔型的三维建模,实现了先见实物,后见图纸的设计模式。

呈现优秀作品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18年10月22日获得核准,2019年3月正式开工。按照国网公司要求,该工程的建设需要按照计划投运时间倒排工期,留给设计的时间可以说相当有限。

东北院项目团队深入优化设计方案,积极配合现场施工,将设计意图完整全面地贯彻到施工中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工程开展伊始,项目团队就制定了设计创优、强制性条文执行、标准工艺应用、项目设计计划等策划文件,指导工程设计。为满足施工现场对设计图纸的迫切需求,项目团队在项目经理高福军的带领下,开展了历时两个月的保开工集中设计。他们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提供图纸,加快出图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一些同志经常工作至深夜12点及后半夜,平均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放弃了周末和春节假期的休息时间。他们深知责任的重大,能不能完成设计任务保证工程如期施工关乎业主的期待和东北院的形象,他们再苦再累也没有怨言。” 东北院项目经理高福军感叹地说。

工程的建成投运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力促进西北可再生能源基地开发与外送,更好保障华中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迅猛增长,为青海、甘肃等重点地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是一条造福沿线群众,惠及四省民生的“电力天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