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1102大巷,大巷平整宽敞,电缆吊挂整齐划一,各种材料码放整齐,设备标识清晰……”

在山东能源龙矿集团梁家煤矿掘进工区召开的“样板巷道”现场会上,以点带面展现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与井下百米工匠精神互为交融的一幅“草根作品”,让参会的同行赞不绝口。

“施工质量永远服务于安全生产。我们通过开展小改小革、技术创新和提高施工质量,给安全生产加码,让软环境与硬标准相得益彰。”在现场,该矿掘进工区区长侯吉杰与来自基层单位、部门共计40多人分享了心得体会。

“你们的巷道为什么成型这么好?”一句话问出了大家的同一个思考点。

“我们有秘密武器,这是我们工区发明的巷道控型激光,通过对矿灯进行改造,仪器能够上下调整光线,激光能够与中线平行照向迎头切割轮廓线,从而保证巷道的成型。”随后,侯区长还向大家展示了摇轮式传感器支架、回头轮警戒杆、皮带底辊调整扳手、锚杆角度测尺、专用稳固十字木垛等17项推广创新项目和21项小改小革成果。

“一个看似很小的‘金点子’,在工作中可能就会解决大问题。”区长侯吉杰说,这些小发明都出自于他们一线掘进工匠手中,虽然不一定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却凝聚着这些“智囊团”们的创新劲头。

“像这个锚杆角度测尺,只要往上一卡,就知道角度合适不合适,非常方便。”在现场,该工区党支部书记衣中军还特别给大家演示了一项“绝技”——施工自制卡尺。他说工友们像这样的“小发明”还有很多,如近期他们发明的节俭式自动吊梁架,将原来采用两根专用锚杆固定,改成现在利用一根锚杆固定,每千米矿可节余材料费用210元左右。

成绩的取得,源于智慧的积淀。为了提高职工发现解决问题、激发思维的首创精神,该工区从年初开始就制定了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考核办法,要求职工针对自己的工作现场和岗位,每人每月至少上报一条合理化建议,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制定出改进方案和措施。将问题变课题,既强化了全员责任意识,也推进了现场创新创效效能,更解决了制约作业的卡脖子难题、瓶颈。

为鼓励一线职工创新,该工区还成立了创新工作室,设立“党员示范岗”,把井下的电气设备、安全设施搬到工作室。在现场,党员干部采用实物教学演示,以“师带徒”等方式,做好“传帮带”工作,为区队一线安全生产,发挥出不可替代的“解码器”作用。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该工区有38项一线职工小改小革创新成果,其中巷道控型激光、锚杆角度测尺等6项职工原创革新成果均获得了煤矿创新工匠“鲁班级”奖励。在区队创新“智囊团”也有12名成员受到煤矿奖励,其中3名徒弟还获得了“一线最佳创新工匠”的称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