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洲河全新的姿态

茅洲河畔“非常道”

针对反面典型茅洲河,电建人探索出了治理的“非常道”。在茅洲河治理过程中,积累几十年的河道污染底泥量达 400多万立方米且污染程度不一,成分十分复杂。必须规模化、工厂化!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公司开始筹建茅洲河1号底泥厂。


在建设过程中,电建人创造性的提出了污染底泥工业化处理技术,该系统技术可实现资源再生,直接在茅洲河综合整治中加以利用,多余部分还可供应社会消纳,不仅大大降低后期处置的技术难度,还大幅减少了处置量


2016年5月,茅洲河1号底泥厂在河畔落成,月处理能力达15万立方米,具备年处理底泥100万方的生产能力,数百万方的底泥,开始从茅洲河流域各个河床中,流向这座大工厂。

▲茅洲河底泥处理厂



“电建方案”解决世界难题

为能及早判断底泥的受污染程度,在前期勘测的基础上,公司成立了中国电建水环境治理研究实验中心,调集科研骨干专门进行水质和泥质检测,为不同污染成分、程度的底泥及时调整“药方”


在这座神奇的“美容院”,通过运用各种新技术,黑臭污淤泥重塑“金身”、变废为宝臭底泥处理后形成余水、垃圾、余砂、余土四种产物:余水经过处理后达标还河;垃圾运往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余砂清洗后资源化利用,成为建筑用砂;余土,一部分用作工程回填土,一部分制成透水性能良好的各种透水砖,用于茅洲河沿河景观带建设,真正实现了河湖污染底泥处置的资源化利用。


期间,公司创造了2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12项软件著作权和7项省部级工法,实现了河道污染底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处置,为国内河湖污染底泥处置提供了“电建方案”


▲实验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开展检测

▲底泥资源化利用后的产品

底泥气味的“小秘密”

底泥处理行不行,气味上见真章。底泥处理厂建成初期,一进厂区大门,就能闻到一股恶臭味,为了消除臭味,公司采取“内外兼治”:从内,自主研发专利产品,有效分解了底泥中的有机质,降低了污染底泥中臭味;从外,经过几年的治理,现在干流、支流污染底泥已全部清理完毕,外源得到了彻底治理。现在即使进入厂内也闻不到臭味。


巴基斯坦媒体团组团采访1号底泥厂


如今的茅洲河底泥厂分为三个厂区,是目前世界上处理能力最大、生产效率最好、运行效果最好,产业链最完整的底泥处理厂。不仅为茅洲河清除淤泥,它还承担了底泥厂周边的小湖塘库、小微水体、市政管网黑臭底泥的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得到了周围居民的一致好评。  


1号厂和3厂底泥处理厂航拍图


2号厂俯瞰图


鸥鹭齐飞的新“网红”

2017年11月,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以茅洲河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为典型案例,分“诊病黑臭水”“黑臭泥变身记”两个专题片展示电建治水成效;2019年8月,央视新闻频道“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专题播出茅洲河旧貌换新颜,昔日黑臭一去不复返。近年来,新华网、《南方日报》《工人日报》等各大媒体、报刊争相报道茅洲河治理成效,一时间,茅洲河成为了深圳的“网红河”


茅洲河水质的提升、环境的改善,受益最大的还是两岸百姓。自从茅洲河治理好后,这里便成了附近居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人们在燕罗湿地公园野餐,享受这碧水蓝天下的幸福生活乘船摆渡在河上,绿树、青山、白云、蓝天以及高楼、大厦,两岸的风景接连映入眼帘,不时有白鹭掠过两岸的红树林。“船老大”的喊声盖过了发动机声:“你看!全是鱼!”这是对每一位参与过茅洲河治理的电建人最好褒奖! 

   

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走进茅洲河


中断三十年的茅洲河龙舟赛重新“鸣锣开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