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 > 快讯网站首页快讯
大唐国际:“智慧”点亮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今年以来,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总目标、总要求,铁肩扛责、逆势攻坚,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营生产的同时,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智慧”引领,持续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质增效,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闯出一篇“柳暗花明”。
国产化改造 剑指“卡脖子”难题
“支持国产,国外的设备再好也不如自己的东西用着踏实。不会的我们就去学,趟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为摆脱关键技术设备路径依赖、掌握能源安全主动权,大唐国际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锚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严密守护电力网络安全、稳步推进关键技术设备国产化升级改造,展示出力扛央企责任使命、坚决捍卫国家能源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为吃透摸实国内产品开发进度和芯片自主化进程,大唐国际强化组织领导,率领系统专业骨干对国内DCS市场进行反复研判,充分了解国内主要产品的自主可控化进程,结合企业大修周期“精准匹配”,确保DCS自主可控化改造进程稳步推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是咱们首次国产升级改造,难免棘手。大家不要灰心退缩,利用好现有资源条件,再加上我们的智慧与努力,一定要给国产化改造开一个好头!”今年6月底,托克托发电公司完成了一期输煤系统、煤仓间总线系统、4号机除灰系统和4号炉除渣系统的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将原本煤、灰、渣等辅助系统控制信息孤岛彻底打通,实现辅控平台扁平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了国产设备DCS系统技术“自力更生”。
几乎同一时段,该公司DCS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改造也吹响嘹亮号角。“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能源安全,必须打好DCS系统网络安全加固这场硬仗!”秉承着这一信念,该公司技术团队辗转两万三千六百公里,前往北京、上海、深圳等8地,调研网络安全企业13家,最终选择了与现有DCS系统兼容、软硬件皆为国产化可控的产品。经过13次技改方案修改和反复测试、切换、校验,该公司DCS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升级改造项目终于圆满完成,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开启坚强守护。
信息化赋能 安全高效“踏云来”
时代之光,灼烁生机。伴随着数字化、信息化东风强劲,大唐国际创新思路、乘势而上,全面推动企业工作与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让安全、便捷、高效“踏云而来”。
管理更专业高效。在年初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大唐国际将网络远程办公与现场办公有机结合,通过提升组织管理水平、推动软硬件基础优化升级,确保生产经营发展工作有序开展。为保证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档”,该公司通过线上平台为广大职工提供优质课程,确保防疫、充电“双优”在线。丰润热电公司把“人人上讲堂”搬上屏幕,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专家人才化身“讲师”,开展专题培训;武安发电公司将培训工作转移到“云端”,依托多样化的课程与丰富的线上“礼包”,鼓励职工练就扎实技能,助力企业发展。此外,大唐国际启动“云通道”开展招聘与培新工作,与几十所院校建立线上联系,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笔试、面试,开展网络视频培训,为企业经营发展队伍注入新活力。
生产更安全稳定。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高井热电厂突出科技护航安全,将“云科技”融入安全监管,打造物联网“云存储”经济流量监控系统,让管理人员能随时随地实现手机、电脑全天候、不间断监督;开启工作票标准化“云预约”模式,提前安排厂内工作票、操作票一对一预约办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安装人脸识别和体温监测“云闸机”,取代人工纸质登记和手动测温,实时健康一站式管理;搭建微信“掌安全”“云学习”平台,让职工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充电;推进“三讲室”“云直传”, 让班前班后会、“三讲一落实”实现网络直传,让管理更加高效。
发展更具“生命力”。5月15日,唐山北郊热电联产项目正式转入运营。经历了一千三百多个日夜,2台担负着唐山市1500多万平米供热任务、凝聚着老厂发展新生的35万千瓦超临界燃煤供热机组,正式开启新征程。早在2月初,该项目进程遭遇瓶颈,1号机组监检工作迫在眉睫,但疫情导致华北质量监督站无法开展进行实地检查。该公司积极与质检中心沟通协调,探索质检全新模式,以“云审查”方式远程完成监检环节,促成实现全国首例远程监检方案的突破。
智能化转型 企业越变越“聪明”
高质量发展,新智慧才能实现新跨越。大唐国际坚持科技赋能、创新创效,不遗余力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不竭奋斗诠释实力担当。
“用传统的手抄辅助数据表单方式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工作量大,也容易出错。‘发电机组辅助预警系统’可以帮助运行人员实时监控、掌握设备健康情况,并识别潜在安全风险。”近期,陡河发电厂越来越尝到“智能化”的“甜头”——借助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对原有设备运行监控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将40多年的运行经验和历史数据转化为数字模型,研发并应用“发电机组辅助预警系统”,实现发电机组运行在线分析与预警,让这个47年的传统煤电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有了更多的“未来可期”。
经过4年的持续攻关和4个版本的先后升级,该公司发电机组辅助预警系统也日臻完善、稳定,并成功应用于今年新投运的唐山北郊热电公司。截至8月底,陡河发电厂和北郊热电公司6台机组预警系统参数已达18560个,设置逻辑判断2425条,成功发现378次较大的设备缺陷和异常,完成了61余次机组启动过程指导,有效护航发电机组长周期稳定运行。
在承德新能源事业部漫景风电场,洁白的风机卓然耸立。2019年12月,这座“智慧风场”顺利通过240小时试运,提前30天完成并网投产目标。
为让“大风车”转出“高效益”,大唐国际扎实推进风电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围绕安全、科技、培训等关键点持续发力,依托“梦想云”多维打造智慧型一流新能源企业。该公司推进集控中心建设,通过集中、共享、协同的大数据信息云平台,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开展风电场智能化平台移动消缺及远程技术指导功能应用与研究,实现移动生产、移动消缺,提升工作效率;致力于建设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智慧新能源体系,建设可自主控制、自主优化和对环境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智慧风电场,推动新能源改革应用向纵深发展。
张家口新能源事业部利用现代化网络通信等手段做到设备生产、运输全过程监控,出现偏差及时纠正,确保过程可控、时间节点刚性执行;承德新能源事业部在风机主控制室搭建移动消缺平台,选取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入驻“工匠室”,利用远程WIFI覆盖平台对现场作业的安全、质量进行综合管控,同时用视频方式在“工匠室”开展检修技能培训,切实实现了科技与生产的有机融合。
作为技术创新的实践者和创新成果的应用者,大唐国际将继续实干担当、锐意进取,凝聚起更多的“智慧”“安全”能量、积累无惧任何风险的深厚底气,不断探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