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北京,已经没有了冬日的恹恹,风中尽是生命转醒的味道。

彭延建神色如常,和接洽的同事交谈甚欢,他们看不出,刚刚那一句“屈长龙徒弟”的称呼此刻正在他的耳中轰然作响。

屈长龙,中国第一批LNG(液化天然气)人,也是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他带领着一群年轻人向行业的峰顶登进,自己却积劳成疾在途中去世。

海油楷模 | 不许青春见白头

彭延建有些感慨,最近他越来越频繁地想起师傅,想起自己刚刚入职时技术研发起步的艰难,想起跟着师傅为工程竞标而四处奔波的情形,也想起最后的那些来不及陪伴他的日子。

海油楷模 | 不许青春见白头

一朝播种,十年耕耘,终有所成。他们常常想,如果屈长龙还在,这一切,大概如他所愿。

立志欲坚亦欲锐

将一个大胆的念头变成现实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油响应国家能源需要,组织实施东南沿海引进LNG项目规划,踏上了从天然气下游领域开疆拓土的征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广东大鹏LNG、福建LNG、上海LNG相继建设投产,我国LNG行业正如日方升。

然而,与我国LNG行业快速发展相矛盾的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内LNG产业链相关技术几乎完全依赖国外力量,工程投资居高不下,后续运维也常面临被动和尴尬。

海油楷模 | 不许青春见白头

国之重器受制于人,乃是切肤之痛,然而谋求突破谈何容易?LNG储罐不仅需要稳定保持零下162摄氏度的超低温,还需能够经受火灾、爆炸、地震等极端工况,对安全性的要求近乎核岛。

“既然技术风险高,而国外已有现成的技术,那直接买来用更保险吧!”

“就你们几个年轻人,怕是很难啊……”

在LNG储罐技术研究立项会上,面对质疑,28岁的工程学博士张超语出惊人:“如果三年后课题结题无法实现工程化应用,我愿意辞职!”就这样,前人还没干过的事,工程所先干了起来。

当时国内没有任何与LNG产业技术相关的标准规范或技术指南,技术攻关前期,开展工作主要依靠翻译国外承包商储罐设计文件,对诸多技术点逐个解读摸索。

陈团海博士从事的有限元分析技术就是储罐核心技术之一,这项技术是通过在计算软件上模拟真实工况验证储罐可能承受的各种考验。

模型建立、变量取舍、参数选择……不管是飞机上还是高铁上,只要能拿到电脑就要打开计算软件的陈团海,逐渐成了大家口中的“有限元痴汉”。

但也正是靠着这样近乎痴迷的执着,这支年轻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摸透了一个又一个国外技术团队死守的技术秘诀,独立研发了30多项专利、10多套软件著作权、20余种特殊算法,10余项技术达到行业领先,其中三维全模型有限元计算和新型自支撑式内罐两项技术更是全球首创。

2014年11月,正值APEC会议期间,北京在深秋的寒意中小憩,研发团队却迎来了天津项目投产的关键时刻,这是他们打造的自主技术品牌——中国首个LNG储罐自主技术品牌CGTank(CNOOC Gas Tank)的首次工程化应用。

在中控室,他们焦急又紧张地等待着储罐进液,像守候在产房外的父亲。储罐的阀门打开了,液位一点点上升,时间仿佛静止了,他们的心跳也“停止”了。

一天一夜的漫长等待后,终于,储罐顺利完成进液。张超疲惫而欣慰地笑了,还不忘开玩笑:“看来,我暂时不用辞职啦!”

关关难过关关过

曾经“娇弱”的自尊磨砺出厚茧

在自主技术攻关、试点落地、工程推广的各个阶段,他们遇到了诸多挑战,不仅有技术难点久攻不破,更有工程竞标中各家同行并驱争先、成果转化中施工问题层出不穷。但是,要想在LNG领域站稳脚跟,这群还带着学生气的年轻人必须走出科研的象牙塔,经历工程实践的洗礼。

“请给中国公司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至于项目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一力承担!” 彭延建一直记得那个炙烤的正午,师傅躬身在业主车窗前努力争取的姿势——他们已经被拒绝了3次,他站在师傅身后不远处,脸上有些挂不住。

2015年,福建5号6号储罐扩建工程启动,由于接收站前期4座储罐均由国外公司建造,出资方更倾向于继续由具有工程经验的国外企业承担项目建设。

工程所一方面多方争取,一方面提前进行设计优化工作。前有谈判团队苦守业主、寻找机会,后有攻关小组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比选技术方案、将项目工期精确到工时。最终,凭借着低于此前国外设计建造的储罐项目20%的价格,成功扭转了局面。

2016年7月,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海油山东化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中国海油LNG储罐总包工程团队战胜了国内外老牌工程公司,再中标陕西燃气两座5万立方米储罐项目;同年12月,他们又拿下上海两座20万立方米储罐设计工作,跻身国际一流梯队……“技术研发不能停留于纸面,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自主技术品牌打出去。”

因为抱定这个信念,这些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脱去骄傲,甘心承受无数次方案打回返工的压力,曾经“娇弱”的自尊也在一次次打擂和心理交锋中磨砺出厚茧,不再轻易被刺痛。

芍药居海油大厦9层的办公室灯熄得格外晚,但大部分时间都显得有些空荡。“一年一半以上的天数都在出差,不出差也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遇到特别忙的时候索性睡在办公室。大家都是这样,也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

竞标成功只是开场,动辄数年的工程建设才是终章。为促使技术工程师完成面向现场工作的角色转变,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作为设计代表常驻项目施工现场。然而,技术坚持和工程实现之间的调和从来不是易事。

“不行!这个设计参数是我们十几天反复核算出来的,不能为了省工期就不顾安全。”在天津LNG替代工程16万立方米储罐项目建设现场,面对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工期而提出的要求,设计代表段品佳博士这样回答。

密切跟踪技术实施、及时研究解决技术问题、反复推演现场检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的偏差、评价安全可靠性、判断是否允许放行下一个环节,想要完成好一个又一个如此的闭环,不仅需要寸步不让的“抗争”精神,更需要付出时间和感情去经历、去理解。

2018年,土建工程师钟曦作为现场经理,独自前往陕燃项目建设现场常驻,为期两年。那时候,他的儿子不到两岁,经常生病。但钟曦一个月只能回家两三天,大部分时间他能做的也仅仅是在手机的另一端焦急地询问情况。

孩子年纪小,分开的时间一长就认生。每次回家,钟曦都要和孩子重新完成“破冰”的过程。但他也知道,很快自己又要把孩子“不要出差”的含糊哭声留在身后。

由于对技术品质执着认真、处理突发情况沉稳冷静、统筹协调周到妥当,他们获得了业主的肯定。

更重要的是,在将技术成果转化为设计呈现、实现工程落地的过程中,他们找到对关键技术不断优化的切口,也加深了对于技术和行业的理解。

“只有保持目光投向现场,才不会将科研做成空中楼阁;只有保持对基层的深入理解,科研工作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前路漫漫亦灿灿

不允许衰老心态的存在,这是技术研发工作的残酷

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工程所用十年时间实现了在LNG行业技术领域的跨越,这支平均年龄仅31岁的队伍也成长为我国LNG行业唯一一支能够全周期覆盖前端研发、工程设计、生产维保、运行优化的团队。

2020年底,国资委所属的“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大国重器的相关文章,由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所提供自主技术、中国海油自主建造的4座22万立方米LNG储罐在江苏盐城成功升顶的消息赫然在列。

从首次提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到全面掌握LNG接收站关键技术,从为天津3万立方米储罐一个项目竭尽全力,到多年的苦心经营成就如今LNG项目的多点开花……凭借对技术的痴迷与执着,对困难的正视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以及对LNG行业的情怀和追求,工程所团队成为国内LNG行业的技术和业绩冠军,登上中国LNG行业之巅。

如今,那些当年的“小学徒”已成长为各专业方向的“元老”,对于一批又一批刚刚迈出课堂的新人而言,屈长龙和张超“白手起家”的故事已近乎传奇。

“十年前你想象得到今天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吗?眼下我们或许已经做到国内顶尖,但是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呢?我们还能做什么?”刚刚33岁就已经3次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陈锐莹常常如此自问。

十年的时间让中国LNG产业从处处受制走向腾飞,也让第一代工程所人的眉心浮现出川字的纹路,鬓角染上灰白的颜色,在岁月的打磨下,他们也许不复拥有不计成本的少年意气,但他们亦没有在温吞水的年光中滋生出高枕无忧的安逸与松弛。如今,在不断升级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他们还在探索新型储罐,寻求LNG存储方式的突破。

不允许衰老心态的存在,这是技术研发工作自有的残酷。他们知道,在脚下这条不知道还要延伸多远的技术攻坚路上,每个人都要继续将青春倾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