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凸显,未来数十年风力光伏发电将从补充能源逐渐演变为主力能源,这意味着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储能作为我国未来提升系统灵活性的重要、可靠的选择之一,将迎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

4月14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联合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2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峰会以“支撑国家双碳新战略,共谋储能跨越式发展”为主题,汇聚政府机构、储能企业、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系统集成商、能源服务商等各界精英,共同探讨储能发展方向。

“十四五”电化学储能复合增长率预计超50%,政策加码之下亟待技术创新

储能产业前景可期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91.1GW,同比增长3.4%。其中我国2020年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规模达1559.6MW,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1GW大关,是2019年同期的2.4倍。对此,与会业内人士和专家一致认为,未来电化学储能将迎来快速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国家将储能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储能已成为能源互联和智能化体系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对未来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和消纳,储能与新能源发电、电力系统协调优化运行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认为,储能技术被认为是能源革命核心技术和战略必争领域,2020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发展储能技术将可以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的电能质量与并网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减排效果,储能技术还可以提高常规电力系统效率和安全性,支撑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发展与应用,对于能源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峰会同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根据《白皮书》预测,保守估计2021年,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790.8MW。2021年至2025年,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复合增长率为57.4%,我国的电化学储能市场将正式跨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更有专业人士分析,到2025年,储能成本降至1500元/KWh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用户侧储能可实现平价;在存量市场渗透率为30%的情况下,我国储能装机规模可达435GWh,市场规模约6500亿元;到2030年,储能成本降至1000元/KWh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光储结合可实现平价;在存量市场渗透率为60%的情况下,我国储能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2万亿元。在经历了‘十三五’的项目示范后,储能技术路线、成本水平、安全可控等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应用可行性,在各地相继出台的政策牵引下,储能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储能政策持续加码

在碳中和愿景下,新能源发展将加速由补充能源向主力能源转变,储能成为促进新能源进一步规模化的关键,而储能价格成本、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建设等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创始人、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俞振华表示储能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政策机制强有力保障和支持,需要源于顶层机制的设计,需要适应市场机制的商业模式。

对此,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代表行业主管部门指出,国家能源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新型储能的发展,近来持续推动储能的相关工作,正组织开展新型储能“十四五”规划研究,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地方科学引导本地区新型储能的发展。同时,完善政策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综合性政策研究,重点破解新型储能发展中存在的价格、市场等体制机制的约束,促进技术装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储能技术蓄势待发:锂离子、氢能是未来主流

储能市场前景毋庸置疑,但尽管需求迫切、政策向好,其真正的产业“风口”并未到来。面对平价上网压力,除了需要政策指引和监管落地,“新能源+储能”市场化发展还需要储能先进技术的支撑。储能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密集的关注,也为储能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力空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了题为《对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目前电池的技术进步还在持续进行,从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到未来材料的不断革新,中间还有很大潜力。锂离子电池现在达到的能量密度远远低于它所能达到的理论能量密度,所以还有百分之三四十的空间可以挖掘,还有很多的创新在持续进行。他认为,储能电池和氢能会成为未来主流的储能方式。他同时指出,电力系统灵活性也是一大挑战,储能技术作为其中的瓶颈技术必须要解决。

“十四五”电化学储能复合增长率预计超50%,政策加码之下亟待技术创新

为打破行业发展瓶颈,储能企业纷纷在储能技术迭代、商业模式演进等方面着力布局。

许继电科储能公司副董事长田志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许继集团在产品技术上,已攻克包括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及虚拟同步技术、百万点大数据全景分析监控平台、物联网储能电站管控与运维、气液混合消防安全技术等多项储能难题,极大提高了储能电站运行、运维效率和安全性。与此同时,对于未来发展,他表示,储能作为许继集团五大新兴业务之一,受到集团重点关注,接下来集团将进一步产研结合、优势互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储能产业布局。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四雄指出,光储自发自用在海外已形成90GWh的市场,储能在工商业用户侧如降低容量电费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他表示,科华在储能领域展开深入探索和创新,研发占比达7%,其采用深度电力电子化和智能化的储能系统,加速储能成本下降,提高可靠性及运行灵活性,实现新能源+储能的平价应用,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

储能行业人士的共识是,在行业与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球能源去碳化趋势和电力系统的结构双重促进下,储能未来必将不断渗透,带来更多新场景的想象空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