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四川广元有着四千多年的人文历史,早在夏、商时期就有先民居住,郑强的家就在那里。此外,那里还是我国核工业起源之一的821厂所在地,郑强的父亲便是当年821厂一名老核工业人,他为了我国核工业的起步,默默奉献了一生芳华。如今,郑强作为一名“核二代”,在中核二三工作已有二十五个年头,父子两辈人的薪火相传,让我们看到了核工业精神的世代传承,正是有了这一辈又一辈人的努力,才迎来了如今我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的迈进。

郑强1996年毕业就进入了中核二三公司,先后参建了五个核电项目、十余个民用项目,他用二十余年的行动响应着毛主席的号召——“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由于工作调动频繁,直到2016年郑强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

如今,身为“国和一号”项目的一员,郑强协管着现场几十个班组、数百名工人和十几个作业面,虽然现场室外作业工作量大、冬季施工条件艰苦,但郑强从不怕苦、不叫累,凡事都冲在前面,每天坚持巡检现场,保证“工完、料尽、场地清”后最后一个离开,日复一日。工友们都劝他不要太拼、太累,他总说:“干完这一阵就休息”,但是一年到头却没有几天休息时间,每年十五天的年假,他从未用完过,其他假期更是少之又少。2021年春节,为了探望生病的父亲,他回了一趟四川老家,却仅仅在家呆了一天,就匆匆赶回来,因为项目现场离不开他这根“定海神针”。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前,郑强带领团队又顺利完成了一项重要工作,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却推动项目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宣布成功、鞭炮响起的那一刻,这个皮肤黝黑、声音沙哑的汉子才得有了片刻的放松,如释重负的笑了。来不及休整,第二天他和他的团队又投入了下一项工作中。

因现场工作面复杂,各项工作互有交叉,可能会发生因一项工作开展而限制另一项工作的问题。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郑强从不抱怨,而是积极想办法,找解决方案。一次,他拿着解决方案,多次跑去兄弟单位办公地点进行交涉,在他的反复协调下,方案最终获得许可。

郑强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不止体现在工作协调上,在解决现场问题中更是如此。在环缝焊接还剩100米的时候,均匀错边和缩小间隙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剩余的70多毫米间隙却成了郑强工作以来遇到的最难距离。他深知这个难题不仅会增加数倍的工作量,还可能造成质量问题,需要慎之又慎地对待。那段时间他反复琢磨解决方案,哪怕回到宿舍,躺在床上,他满脑子也都是现场的间隙问题,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为解决焊缝问题,他天天在现场观察研究、不断试验,凭借着二十多年的深厚施工经验,成功研制出了新型工装。经过安装调试,顺利把间隙缩至20多毫米,此时技术人员制定新工艺使用的是35毫米的模拟件,20多毫米的间隙已经不成问题,但郑强依然不断调整,力求进一步减小焊接工作量,保证质量万无一失。最终,在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支撑下,他交出了令自己满意的答卷——最大不超过17毫米的间隙。

那段时间,郑强纵然疲惫又憔悴,但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样的工装改革和创新对于他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其中,他制作的自走型多功能操作平台,成功申请到国家的专利证书,并获得优秀创新省部级奖项。作为一名现场施工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郑强热爱钻研探索,善于反思总结,他常说:“一个小小的工装有时可以破解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难题。”通过他牵头研发的工装改革不仅减少了作业人员大量繁杂流程,更是为作业人员建立起了安全屏障,真正落实了“保安全、保质量、提升工效”,为示范工程安全质量护航。

郑强身上担当奉献、创新创效和不断攀登的精神,擦亮了中核二三“铁军”的金字招牌,值得新一辈核电建设者不断学习和传承。正是因为有了郑强这样肯吃苦、肯钻研的生产骨干,推动着核电建设向着智慧核建大踏步,筑牢核电安全、质量的坚强防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