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一个在南海生成的“土台风”扫过“深海一号”大气田。风雨中,“深海一号”能源站稳稳屹立于惊涛骇浪之中。

投产的日子越临近

我们的信心就越坚定

这信心源自

每一条焊缝 每一块钢板 每一次坚守

从源头保障安全

30年不回坞 志在抵御百年不遇台风 

‘深海一号’能源站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质量设计标准建造,设计疲劳寿命达150年,志在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这次台风对它构不成什么影响。”“深海一号”大气田安全监督梁晓东介绍道。

“30年不回坞检修”不是一句空话,设计、建造阶段项目组就严格“对标”。比如,能源站四根立柱的钢板厚度就是按照目标疲劳寿命精确分析计算后确定的,就连涂刷的油漆也采用了高防腐标准。

“大气田安全投产,我们有信心!”

面对台风等极端天气,及南海深水区内波流等特殊海况,“深海一号”能源站除了配备从4个方向稳固的16根高强度锚链,还引入了先进的一体化海洋监测系统,可对天气、海况、平台姿态、锚链拉力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并且编制完善了防台风应急预案,努力做到措施到位、响应迅速。

细节决定成败

“交棒”时决不留下任何隐患  

“深海一号”大气田设计与建造阶段的严把关、高质量,为气田当前测试及此前设备设施安装作业的安全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气田开发建设之初,我们就一直强调,决不将任何隐患留给下一阶段,”有限海南副总经理、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组总经理尤学刚介绍,设计建造全球首座具备储油功能的1500米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技术难度大、作业量大,再加上时间紧、突发疫情等,使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

“大气田安全投产,我们有信心!”

建造前,项目组要完成近200台套关键油气设备的采购及近百万个结构件的建模和出图;建造高峰期,要动员5000余人、17台大型履带吊,不分昼夜加快推进下部船体和上部组块的施工作业;建成后要从青岛运到烟台进行大合龙,再历时17天航行1600余海里、将这个重5万余吨、高120米的海上‘巨无霸’拖航到南海。这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将造成质量安全事故。

“能源站建造之初,我们就制订了QHSE目标。建造后对照目标,我们全面完成甚至超额。比如,设备一次安装、调试、验收合格率96%以上,焊接一次合格率达99.48%,完工验收合格率100%。截至目前,项目无安全可记录事件,重大质量责任事故为零。”尤学刚说。

“大气田安全投产,我们有信心!”

项目组以铁的要求和铁的作风,逐个破解难题,解除风险。最终保障“深海一号”能源站高质量建成。

大考面前勇担当

 顺利投产 我们有信心! 

5月28日“深海一号”大气田机械完工,气田的安全管理界面由项目组转至生产方。当前,“深海一号”大气田正进行投产前的最后测试。

“大气田机械完工交接至今已进行了20多天的生产测试,所有系统平稳运行。”“深海一号”大气田总监雷亚飞介绍,“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项目组交给我们的能源站经过了规范的设备设施安装调试,排查整改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我们接手后继续严抓安全。”

“大气田安全投产,我们有信心!”

说起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尤学刚很有感触:“能源站今年1月就位气田所在海域后,设备设施安装调试‘硬仗’随即打响——动用10多条大型船舶,动员近千人‘会战’,完成17条海底管道的连接、6条钢悬链线立管的铺设等多种高难度、高风险作业。”

举安全之盾,防事故之患。项目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履职约谈、项目组负责人讲安全、严格执行作业程序、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等形式,严抓安全。

当前平台正处于投产前的忙碌阶段,作业工种多、现场高风险作业多,生产方紧绷安全弦。雷亚飞说:“目前,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在冲刺。大气田安全投产,我们有信心!”

“大气田安全投产,我们有信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