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 过剩+同质化:拥挤的光伏赛道

李振国说出了实话,可惜隆基自己、整个光伏行业、乃至资本市场都不想听实话。但是,历史就是这样,你爱不爱听实话,它都会按照规律发展,之前的无数行业无数玩家都已经体验过了。

撰文 | 斐济

编辑 | 魏然

出品 | 光伏Time

上海SNEC开的如火如荼,50万参观人数或许已经打破了SNEC的历史记录。除了因为疫情三年憋坏了企业们和职业经理人,热闹的展会确实展现出行业的热闹。

但展会的繁荣和热闹并不意味着行业一定有着光明的未来,相反,“过剩”很有可能很快体现出来,同质化产品的过剩产能很快会变成大量的企业出局。

在展会上,行业内外都有很多人来上海体验新能源的热潮,言语间是对光伏的赞叹。不止一人说着:“未来光伏是一条确定的赛道!装机量一定会稳步上升,销售额只会不停增长。”

是这样吗?马克吐温说过:“每当你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你就该停下来反思一下。”

全世界都在谈论ESG,所以我们大干快上,组织了巨大的产能,这样真的没有风险吗?

离开时间轴讨论过剩都是扯淡。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一旦出现政策的变动,整个行业要怎么应对?过剩的产能和浪费的资源又要怎么收尾?

参观感受

SNEC同时,各家陆续合作和产能落地的新闻在微信朋友圈争夺着大家几秒钟的注意力。没有个几GW都不好意思推送。

光伏的供应端很拥挤,需求端呢?本文需要理清的是,光伏的需求端从来不是组件或者项目方,而是用电方!更具的说,是需求清洁电力的用电方。

全球碳中和的过程就像是人类推行健康的organic饮食习惯。逐渐放弃、少吃大鱼大肉,多吃沙拉。

供应端判断吃沙拉是潮流,于是大干快上,准备好了大家十年吃的沙拉 。

如果大家不想吃、不愿意吃、吃不掉这些沙拉怎么办?又或者说大鱼大肉吃点也不错,大鱼大肉全面降价了呢?

而且,所有人生产的沙拉都是一样的。是你,你会选择吃谁的沙拉呢?

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越是organic的食物,越贵。就像新能源,平价之后放在电力系统中,依然不便宜。

本质目的是为发电的光伏产品,其商品属性就像为了炼油的大豆,功能单一,唯一价值在于发电量的多少。从SNEC看来,光伏产品同质化,产能重复建设严重。

过剩:没有一家企业无辜

5月26日一开盘,光伏板块就开始掉头急转直下。25日,有媒体以《隆基绿能李振国:光伏产能严重过剩 将谨慎投资迎接挑战》为题目进行报道,随后光伏股票几乎呈现出全面下跌的态势。截至目前,该报道已经被删除,猜测或与隆基的紧急公关有关系。

来论 | 过剩+同质化:拥挤的光伏赛道

来论 | 过剩+同质化:拥挤的光伏赛道

 上图中搜索结果前三位,第一个链接点开已经是404。后两个链接安然无恙。

来论 | 过剩+同质化:拥挤的光伏赛道

讽刺的是就在25日李振国观点被报道之前,光伏概念板块实际上出现大幅拉升,个股也颇为活跃。截至25日14时20分左右,鸿日达获20cm涨停,帝科股份、仕净科技、迪森股份、高测股份、东威科技、钧达股份等股涨幅居前。

来论 | 过剩+同质化:拥挤的光伏赛道

事实上,从我十余年的参展、观展经历来看,深切的感受到今年的SNEC彻底暴露了当下光伏产业的虚火旺盛问题。所有这些看起来火爆,可能都像泡沫一样脆弱。

2022年,光伏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吉瓦、318吉瓦、288.7吉瓦,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

而这是产量数据,中国光伏的实际产能要大的多。

“2021年之前,中国光伏产业用十几年的时间建设起大约380GW的全产业链。而就在SNEC举办的前18个月时间里,中国新增了380GW的全产业链。”

这是隆基董事长钟宝申在SNEC领袖对话环节给出的数字。

这个数字当然不一定准确,但我们或许可以大致以全国产能700GW来计算。到了2023年底,产能或许可以达到750~800GW。

那么需求有多少呢?

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预计: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保守预测为95GW,乐观预测为120GW。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保守预测为280GW,乐观预测为330GW。

伍德麦肯锡的预测更保守:2023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10GW以上,全球新增装机250GW。

InfoLink预计2023年底硅料产能可达1,771,100吨/年,同比提升50%。换算成组件,已经超过了600GW。

似乎已经不需要再计算了。无论按照什么样的数字计算、无论装机预测多么乐观、无论上下游产业链的限制有多少,巨大的产能过剩都已成定局。

比过剩更糟糕的是什么?是又过剩、又同质化。

在SNEC展会上,许多厂家用了眼花缭乱、精彩纷呈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产品。简单一些的就是把组件或者电池片、硅片、玻璃直挺挺的竖立在那里,写上功率、尺寸等数据。

花哨些的则会设置一个喷洒装置,模拟下雨天的环境,让组件在“雨水中”经历考验,显示出可靠性和耐用性。

很遗憾,这些内容在我看来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从产品的本质来说,几乎所有企业的所有产品都没有形成差异。

过去2年,所有企业都在忙着扩张产能。

截至2022年底,隆基单晶硅片产能达到133GW,单晶电池产能达到50GW,单晶组件产能达到85GW。

2021年,单晶硅片产能105GW,单晶电池产能37GW,单晶组件产能60GW。

2020年,单晶硅片产能85GW,单晶电池产能30GW,单晶组件产能50GW。

预计2023年年底,隆基实现单晶硅片年产能190GW,单晶电池年产能110GW,单晶组件年产能130GW。

隆基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无论大厂、小厂,一线二线还是三线厂商,都没有停下扩产的脚步。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产能过剩的时候没有一个厂家是无辜的。

不要忘记了,产能过剩不是光伏现在唯一的问题,甚至有可能都不是最严重。2012年“双方”之后欧美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限制、乃至抵制,可能会造成更恶劣的结果。

依赖欧美:被低估的威胁

从悲观的角度来看,本轮欧美对中国光伏的抵制可能会类比2012年的“双反”,引发一片企业淘汰浪潮。

美国的《缓解通胀法案》(IRA)、欧盟的《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都明确表现出欧美政治界对于新能源产业依赖中国供应链的情况十分担忧。建设独立自主的供应链是欧美国家的共识。

海外市场对于中国光伏来说有多重要?笔者选取了隆基绿能和天合光能两家龙头企业2022年年报的数据,从一个侧面较为直观地体现出海外市场的地位。

来论 | 过剩+同质化:拥挤的光伏赛道

 隆基绿能营业收入

来论 | 过剩+同质化:拥挤的光伏赛道

来论 | 过剩+同质化:拥挤的光伏赛道

 天合光能营业收入

来论 | 过剩+同质化:拥挤的光伏赛道

 

不是没有企业家注意到这一点。十一科技董事长赵振元就提到欧美新能源法案发布之后,有一大批项目被迫停滞。人员与设备的流通也极大地受到了影响。

光伏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全球各个国家的能源体系、经济结构中都越来越重要。光伏产品的全球化流通、贸易,已经越来越有“大宗商品化”的趋势。

在国际政治中,能源永远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筹码。欧美对中国光伏产业的限制是国际环境恶化的外向表现。在中国国内,光伏产业各个环节的投资也自发性加强了对境外资本的“警惕和排斥”。

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是光伏产业20年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我们现在正在逐步丢掉这个优势?

没有了中国,欧美各国玩得转光伏么?行、也不行。

2007年,欧洲的光伏制造还占到全球的30%。而今天,欧洲只拥有全球光伏组件产能不到0.2%。

现在欧洲的光伏组件80%要从中国进口。如果按照欧盟2030年600GW的装机计划,这块巨大无比的蛋糕显然绝大多数要被中国企业吃下。

在一份欧盟有关光伏的报告中,欧盟自己也承认,在这一代光伏技术(即晶硅技术)中,欧洲已经很难追赶上中国了。

“但新能源门槛并不高,我们在基础性研究方面还是缺乏动力。”赵振元在SNEC大会上这样说道。

不得不承认,在一众表现得颇为乐观的光伏企业家中,赵振元这样冷静的表态是值得慎重对待的。

欧洲的一纸政策如果下来,这热闹的SNEC展会不会像530之前的那次展会那样,打得pia pia响?

思考

基于当下的技术水平,欧洲确实追不上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产能(还包括近一半的新产能),在效率和成本方面,中国有着绝对优势。欧洲当然可以从现在开始新建产业链,除了贵,没有任何问题。

但我们的优势更多是在产业链上,我们显然不能只考虑技术经济性,既然欧美抵制是从政治角度出发,那么用更贵的产品也可以从政治角度成立。

不要忘记了,欧洲刚刚可以说是顺利地渡过了天然气危机。为什么非要买你的发电设备?策略性的压一下价格,这过剩的产能又要如何处理?

技术没门槛,产业链有优势,市场(部分)在外 —— 这个行业特性像极了我们之前遇到的多次贸易危机,政策的波动会一下子造成挤兑和动荡。那些重复建设的产能,和同质化到搞笑的产品,会永远定格在今天的SNEC上。

我们的产业没有把太阳能做到极致,我们是把晶硅做到了极致。

这玩意对我们也环保吗?我们能靠着这个支撑我们的经济很久吗?之后的技术革新,商业模式革新迫在眉睫了。不能以极近距离满足负载端的太阳能,别再重复生产了。无聊。

(作者系国际政治博士,太阳能行业从业人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