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欧洲时间周四,世界气象组织和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宣布,2023年7月全球高温严重,几乎可以肯定将会大幅度打破历史纪录。今年7月将会成为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

极端高温

世界气象组织和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联合发布的报告称,7月前23天的平均气温为16.95摄氏度,远高于2019年7月创下的16.63摄氏度的纪录。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主管卡洛·布翁坦波(Carlo Buontempo)表示,即使不等到月底,“几乎可以肯定,今年7月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

7月6日当天,全球日平均气温达到创纪录的17.08摄氏度。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的数据,此后的所有天数都超过了2016年8月创下的16.8摄氏度的纪录。

7月高温打破历史记录,迎峰度夏再迎挑战

莱比锡大学气候科学家卡斯滕·豪斯坦周四发表的另一项分析也指出,2023年7月将成为有纪录以来最热的月份。豪斯坦说,地球上一次持续达到今年7月的温度很可能是在埃米安间冰期,即大约12万年前。

本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经历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地中海地区因为干旱、高温引发的野火已经造成数十人死亡。极端天气除了高温,还包括猛烈的风暴和极端降雨,这些极端气候也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了破坏。

7月,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韩国等亚洲多地出现持续强降水并引发大范围洪水以及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中央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过去10天,印度北部和西部沿海、巴基斯坦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为100毫米~200毫米,印度西部沿海部分地区达300毫米~700毫米,局地日降水量超过历史同期极值。研究揭示,气候变化正在改变亚洲的季风格局和降水模式。

7月初,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90%,并且至少为中等强度。当前,厄尔尼诺事件正在热带太平洋地区发展。这直接导致六月和七月全球气温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煤电托底保供

今年6月以来,我国华北、黄淮地区出现5轮高温天气,有2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高温天气直接抬高了用电负荷。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介绍,入夏以来全国日调度发电量三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301.71亿千瓦时,较去年峰值高出15.11亿千瓦时;全国最高用电负荷两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13.39亿千瓦,较去年峰值高出4950万千瓦。

7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工作情况汇报。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各有关方面要落实责任、形成合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要加强高峰时段重点地区电力保供,加强保供形势预判,全力抓好能源增产增供。要强化煤电保供稳价,落实好电价、财税、金融等煤电企业纾困支持政策,加强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要压实全链条保供责任,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要加大分类指导和政策协同力度,各地区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能源企业要积极履行保供主体责任,全力保障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用能用电需求。会议强调,各方面在能源保供工作中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夏季高温时期,降温负荷的快速上升是迎峰度夏的主要难点。在7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欧鸿表示已经从燃料保供、电力机组应发尽发、加强省间互济、做好应急预案4个方面应对迎峰度夏的能源保供工作。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22.9%,主要水库蓄水不足以及今年以来降水持续偏少,叠加上年同期高基数等因素,导致今年以来水电发电量同比持续下降,且降幅扩大,5、6月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下降32.9%和33.9%。

规模以上电厂火电、核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5%和6.5%。全口径并网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1.2%。煤电发电量占全口径总发电量比重为58.5%,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最主要电源,有效弥补了水电出力的大幅下降,充分发挥了兜底保供作用。

8月保供迎挑战

截至目前,我国夏季能源保供工作始终平稳运行,并未出现极端气候下的能源短缺现象。但随着夏季高温持续、全球极端气候加深,我国能源保供或迎新挑战。

“今年以来,我国高温热浪出现时间早、范围广、区域叠加、极端性强,全国共出现了6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亚伟说,“预计8月份,全国有4次高温过程,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福建北部、华中大部及新疆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发生高温热浪的风险较高,可能进一步导致电力负荷增加。预计9月上旬,全国发生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过程概率较低,但江南地区仍可能有阶段性高温天气。”

据有关方面测算,当气温在28度以上时,气温每升高一度,全国的制冷负荷可能增加5000万千瓦左右。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夏季空调制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全国很多省份夏季用电高峰期空调制冷负荷在用电负荷中的比重超过40%,一些大城市占比超过50%。

有南方省份相关人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相比于北方地区在今年6、7月间经历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江南地区今年暂时还没有长时间的极端高温天气。这对于南方省份目前平稳迎峰度夏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旦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就会拉动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对保供提出更高要求。除了机组全力发电、保障燃料供应,还需要加强省间电力互济和交易。”

7月7日,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落实优化省间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价格机制的通知》。文件对于省间电力现货市场申报价格上限进行了调整。从10元/千瓦时降低至3元/千瓦时。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省间现货市场交易总量约278亿千瓦时,江浙沪三地为主要外受电地区,合计占比46.7%。

根据中电联的预计,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最高负荷可能达到13.7亿千瓦,同比增长近1亿千瓦,部分区域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在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省间现货对满足电力受端省份的尖峰负荷,有着重要意义。省间现货上限价格的下调将会有利于跨省跨区电力余缺互济,更好服务于迎峰度夏。

“当预计出现短时电力缺口时,坚持需求响应优先的原则,以市场化方式鼓励用户主动调整优化用电行为。必要时,科学启动有序用电,牢牢守住民生和重点用电底线。”欧鸿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