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阿克苏库玛拉克河面笼罩着一层薄纱般的轻雾,波光在微凉的空气中若隐若现。

7月30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一场特别的“迎新”活动在这片水域温情上演——5.5万尾珍贵的鱼宝宝,即将在这里开启它们的“新生”。其中,一条活泼灵动的斑重唇鱼宝宝——“小斑”,格外引人注目。

图为“小斑”和它的伙伴们

就在几小时前,“小斑”和伙伴们还在保育站的暂养池中悠闲游弋。突然,一阵轻微的晃动打破了这份宁静,“小斑”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的变化并变得警觉起来。它发现自己被轻柔地放入了一个透明的氧气袋中,四周是同样略显惊慌却又充满好奇的同伴们。“这是要去哪儿呢?”一个巨大的问号在“小斑”心中盘旋……

保育站内,科研人员们正忙碌而有序地为这些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小生命做最后的准备。他们一丝不苟地清点鱼苗数量,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确保这些小生命能健康地适应新环境。接着,他们为每批鱼苗称重、测量体长、登记信息,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斑重唇鱼,一种特殊的裂腹鱼类,作为这片水域珍贵的“原住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科研人员们为了它们的生存与繁衍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期望。

充氧、封口、装车……满载着生命希望的运输车,平稳地驶向阿克苏库玛拉克河上游的放流点。一路上,“小斑”和它的伙伴们心中满是对自由和新家的无限憧憬。它们欢快地游动着,仿佛能感知到即将到来的广阔天地。

图为分装袋中即将放流的鱼宝宝

车辆抵达目的地后,志愿者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小心翼翼地接力传递着一袋袋鱼苗,轻拿轻放,唯恐惊扰了这些娇嫩的小生命。阳光洒在河面上,也映照着袋中鱼苗欢快摆动的尾鳍。志愿者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喜悦。在现场公证人员的监督下,工作人员再次对随机抽取的鱼苗样本进行了清点、测量和称重等复核,确认所有指标均严格符合放流标准,为鱼苗未来的存活与繁衍提供了坚实保障。

志愿者们小心翼翼地将鱼苗倒入河中,一袋接着一袋,仿佛在播撒生命的希望。一尾尾鱼苗如离弦之箭,瞬间融入奔腾的河水,奋力游向它们的新家园……

“看,那条鱼游得真快,怕是要争当先锋呢!”志愿者吕宝玉一边小心翼翼地将鱼苗放入河中,一边欣喜地观察着入水的鱼苗。“旁边的也紧追不舍,这批小家伙活力真足!”听着大家的讨论,一旁的安全环保部主任熊建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企业发展的核心,是我们一贯的坚持。

多年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电力阿克苏公司持续投入阿克苏库玛拉克河流域的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致力于改善水域环境,恢复鱼类种群。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责任,更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图为放流鱼宝宝活动现场

温宿县公证人员现场庄重宣读:“本次放流活动共计投放斑重唇鱼苗5.57万尾。经现场核查,鱼苗规格、体质均符合放流技术规范要求……为鱼种的存活与繁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该公司已连续6年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投放鱼苗20万余尾。

清澈的库玛拉克河水奔腾不息,“小斑”和它的万千伙伴们,已然融入了这条母亲河的怀抱。它们时而嬉戏追逐,时而惬意漫游,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这片水域的“新生”,正孕育着未来生生不息的希望……(王振粒 吴国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