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国家“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战略,国家能源集团加速布局智慧能源产业,积极推进虚拟电厂技术应用。截至2025年7月底,集团已在江西、广东、浙江、江苏、宁夏、湖北、山东、重庆等全国多地成功投运8个虚拟电厂项目,聚合资源容量超2296.6兆瓦,灵活调节能力达408.5兆瓦,有效提升了电网弹性调节能力,为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创新路径。
虚拟电厂作为一种新型电力运行组织模式,对于增强电力保供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推动虚拟电厂项目在全国多点开花、成效显著。湖北公司虚拟电厂作为集团首家商业运营项目,聚合资源容量709.9兆瓦,调节能力85.5兆瓦,今年7月份完成12次精准调用,调节测试响应达标率100%,为负荷侧资源整合树立标杆。浙江公司虚拟电厂高效聚合228家用户及273兆瓦分布式资源,调节能力30兆瓦,项目成果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为整体国际先进水平,入选中电联2025年度电力行业数字技术应用创新一级案例,获工信部虚拟电厂专题赛二等奖。山东公司虚拟电厂创新融合“互联网终端+5G切片”技术,实现519.1兆瓦资源的高效聚合与41.2兆瓦调节能力。江西公司聚合资源容量387兆瓦,调节能力52兆瓦。宁夏公司创新实践“电力+算力”联营新模式,聚合容量38.7兆瓦,调节能力31.5兆瓦,深度探索参与现货市场与调峰辅助服务,科学运用市场机制探索“双赢”路径。江苏公司推进虚拟电厂平台优化,形成“1+N”的运营模式,聚合容量300兆瓦,年内参与可调负荷辅助服务33次,调节能力150兆瓦。广东公司着力构建深圳市分布式能源资源优化调度的管控平台,首批负荷资源聚合容量9.9兆瓦,调节能力1.41兆瓦。重庆公司依托自主搭建的“云-边-端”一体化管理平台,成功聚合首批负荷资源,总容量59兆瓦,调节能力17兆瓦,初步构建智能化资源管理能力。
国家能源集团聚焦虚拟电厂、微电网、光储充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领域与核心环节,不断推动虚拟电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传统能源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调节能力超百万千瓦的虚拟电厂标杆项目,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生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赵新丽 吕迎晨 赵俊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