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六十年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书写了一部从黑暗到光明、从落后到进步、从贫穷到富裕的壮丽史诗。    

作为首批对口援藏的中央企业之一,自2002年对口支援那曲聂荣县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引下,国家能源集团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矢志践行“国之大者”,以讲政治、讲担当、讲作为的高度自觉,牢牢把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将对口支援的使命担当与企业的战略布局紧密结合,以7.35亿元对口支援资金和74.31亿元产业资金的有效投入,绘就了藏族同胞的幸福画卷。    

从希望小学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到世界首个超高海拔风电场,从藏北牧区“零碳”美丽村到“空中课堂”,从助力聂荣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连心桥”、能源保供“生命线”,国家能源集团用心帮扶、用情支援,扶贫又扶智、“输血”更“造血”,照亮雪域夜晚,更点亮百姓“心灯”。雪域高原的每一度电、每一座站、每一个惠民项目,都昭示着国家能源集团的责任与担当,都镌刻着二十多年来国家能源集团与雪域高原的心手相牵、血脉相连,都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高举旗帜 着力践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一论述强调了西藏工作在边疆治理、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并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野突出阐述了西藏发展与稳定之于国家繁荣与安全的重大意义。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土地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重点地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持续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部署西藏工作。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拉开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帷幕。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决定在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基础上,首次安排15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西藏。作为首批15家央企之一,国家能源集团负责对口支援那曲地区聂荣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明确了“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时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统筹发展与安全,为西藏能源发展指明方向。

遵循总书记的指示,2021年,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构建清洁能源发展“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即: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打造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这一战略部署,为西藏将资源量均居全国首位的水电、太阳能、抽蓄和地热,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注入了新动能。   

“央企姓党”。中央企业是中央的企业,是人民的企业,中央有号召,人民有需求,央企就要有行动。国家能源集团深知,在西藏的每一步行动,都关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政治大局,必须以高站位推进、高标准落实。    

自2002年起,国家能源集团将对口支援聂荣县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先后派出9批、17名援藏干部(含3名驻村第一书记),压茬推进对口支援工作。23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累计投入援藏资金7.35亿元,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着手,再到教育援藏、产业援藏、人才援藏,始终着眼聂荣所需、群众所盼,援藏资金坚持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向农牧民倾斜,先后实施了300余个项目,推动聂荣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帮助全县2531户10804人脱贫,助力聂荣县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并持续助力聂荣县在乡村振兴的宏伟道路上一路向前。    

“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将西藏能源发展置于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和治藏稳藏兴藏的战略高度进行谋划,主动对接西藏能源发展规划,先后印发了《国家能源集团在西藏发展规划》《国家能源集团关于加快西藏清洁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促进稳定、推动发展、保护生态、富民强边,加快推进国家能源集团西藏能源开发工作,持续服务西藏清洁能源“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为加速推动西藏能源转型贡献“国能力量”。    

战略的落地,离不开组织的配合与干部的担当。国家能源集团成立由总经理担任组长的西藏能源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在集团党组的领导下,负责统一规划、协调推进西藏能源开发工作。通过招聘、商调、借调、挂职、交流、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一批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顽强的援藏干部和技术骨干,义无反顾地踏上高原,将“老西藏精神”与国能的红色基因熔铸一体,在雪域高原唱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赞歌。           

同心筑梦 共绘中华民族共同体幸福长卷

对口支援西藏,是一曲饱含深情的民族团结赞歌,是一项促进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光荣使命。自2002年8月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先后派出的17名优秀援藏干部,凭着坚强的意志、毅力和责任感、使命感,一茬接着一茬地奔赴高原、扎根高原。他们的足迹遍布聂荣县九乡一镇,聚焦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落实集团援藏战略部署,将援藏的每一份资金都用到刀刃上,先后援建各类项目300余个,实现从给资金、建项目的“输血式”帮扶,逐步向产业培育、技术支持、人才培养为主的“造血式”帮扶转变,促使聂荣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2019年2月6日,聂荣县正式摘掉“贫困帽”,迈上了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台阶。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23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累计投资超1.7亿元推进聂荣县教育均衡发展。先后新建了聂荣县神华小学、聂荣县幼儿园、国家能源集团希望小学,推动“智慧教室”“空中课堂”等现代化、信息化设施首次走进聂荣;2024年,改建聂荣县桑荣乡小学,促进城乡教育优化均衡发展;建成西藏教育系统首座加压供氧气膜球馆、首座县级科技馆;设立援藏助学金,先后资助2000余人次大中专学生圆梦就学;选派57名聂荣中小学老师外出深造,将先进教学理念带回藏北高原。    

——住房饮水更加安全。先后建成那曲市首个小康示范村、首个生态示范村、首个棚改户小康村等7个小康村,有效改善5839户居民的居住条件。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充分发挥新能源技术优势,试点建成尼玛乡铜龙村“零碳”美丽乡村项目,实现牧民群众电力“自发自用+供暖”;2024年实施白雄乡果庆村示范村项目,持续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条件;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工程,让聂荣县老百姓从“喝上水”向“喝好水”转变。    

——医疗事业稳步推进。累计投入4411万元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聂荣县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楼,维修了医院门诊楼、医技楼,2024年还新建了聂荣县藏医院;建设远程诊疗系统,实现聂荣县人民医院与中国武警总医院、西藏武警医院远程即时诊疗;建设尼玛乡、白雄乡、下曲乡卫生院,完善乡镇医疗体系,全面提升了聂荣县医疗水平,极大地满足了聂荣县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社会救助能力不断提升。不断深化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改善239名五保户集中供养老人的生活条件;救治100名聂荣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帮助5名重度听力障碍残疾人获新“声”;投入936万元防抗灾专项资金,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损害,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推进牧业产业发展。推进生态养殖场、畜产品加工、饲草料加工、糌粑加工和标准化养殖等项目建设;助力成立畜牧业发展龙头企业——聂荣县嘎确生态畜牧业产业公司,助推聂荣牧业产业向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发挥集团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形成线上线下销售格局,2023年,聂荣县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查吾拉”牦牛登上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同时,西藏公司积极响应西藏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驻村扶贫活动,14年来累计派出14批、100余人次到嘉黎县白雄村、依嘎村开展驻村工作,为村民修桥、铺路、挖井、通水、通电、通网,修建饮水系统、重建灾害损毁房屋,捐赠收割机,寻找增收致富路径,彻底改变了驻村点原始落后的面貌,让当地百姓迈进了新时代。        

向绿而行 助力西藏资源优势转化发展优势

西藏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显著,但电力工业发展起步晚,在21世纪初期,仍处于缺电状态,电网十分薄弱,拉闸限电更是常态。    

作为中央骨干综合能源企业,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优势与西藏能源资源优势高度契合。早在2007年,龙源电力西藏公司就在雪域高原扎根,致力于开拓光伏、风力、地热等新能源领域发电项目;2010年,组建成立西藏公司,协调国家能源集团在藏能源开发,重点推进水电开发。   

在近二十年的在藏能源开发中,国家能源集团围绕“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争当能源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充分发挥西藏资源优势,在藏水电、光伏、风电、地热等能源开发中,攻克了无数难关,交出一份份优秀答卷,创造了一系列“第一”。

2008年9月,海拔4300米的龙源电力羊八井地热电站正式投产发电,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双螺杆膨胀动力机地热发电机组,解决了高原温差大导致的设备温升过高和零部件易开裂等难题,也使得我国地热发电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行列。    

2010年12月,龙源电力羊八井光伏电站成功并网,成为西藏第一个、也是当时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开创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系统高压并网以及西藏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先河。    

2013年11月,龙源电力那曲高海拔试验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成为全球首个超高海拔风电场,实现了西藏自治区风电项目“零”的突破。    

2013年12月,龙源电力阿里10兆瓦微网光伏发电项目投产发电,成为全国首个孤网运行大型发电系统,建成即成为阿里地区的主力电源之一。

……    

2024年1月1日,那曲色尼区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西藏首个100兆瓦级风电项目,也是当时全球4500米以上超高海拔地区已建成投产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创造了西藏新能源项目建设一系列纪录。    

西藏水电技术可开发量约1.76亿千瓦,居全国首位,但资源开发率不到2%,是全国仅存的水电资源储备富集地。按照国家能源集团与西藏自治区政府签署的有关协议,自治区政府支持国家能源集团开发尼洋河、帕隆藏布和易贡藏布等流域有关水电资源。    

为缓解西藏严重缺电局面,改善西藏电网电源结构,西藏公司于2011年6月启动西藏电网重要骨干电源点——尼洋河多布水电站建设,并于2015年8月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16年1月四台机组全部投产。该项目是林芝市最大的水电站,是西藏电网重要的骨干电源。投产10年多来,已累计发电超39亿千瓦时,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    

与此同时,西藏公司加快推进易贡藏布流域忠玉、朗采、亚龙、夏曲四个水电项目前期工作,总装机容量370万千瓦,共同构成西藏优质水电集群。其中,忠玉项目具有年调节能力,对改善西藏丰盈枯缺的电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5年6月,国家能源集团在藏运营项目全部为清洁能源,这些绿色低碳清洁的能源项目,犹如深深扎入西藏“阳光炽烈”“江河奔涌”“劲风浩荡”沃土中的生命之根,从中汲取磅礴能量,转化为驱动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天上阿里的光伏项目,到雪域江南的多布电站;从藏北草原的希望小学,到偏僻村落的水井路灯……国家能源集团的足迹已深深融入西藏发展的年轮,国家能源集团在西藏的深耕与奉献,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国资央企“顶梁柱”和“压舱石”的深刻内涵。雪域高原的明天,必将因绿色能源的赋能而更璀璨,因国家能源集团的倾心支援而更美好!(刘宏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