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储业务第一季度交付就与去年全年持平,第二季度环比增长50%,预计2024年同比增长500%左右。
撰文 | 宏海
出品 | 星球储能所
如今光伏产业链上的企业现状可谓是“一片哀嚎”。伴随部分光伏企业上半年业绩预报的陆续发布,第二季度的艰难处境再度显现,光伏企业的业绩亏损局面也在继续扩大。
在近期披露上半年预报的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中,能做到业绩增长的企业屈指可数。而过去在硅片、电池片、组件等核心环节上赚得盆满钵满的光伏大厂,如今也是纷纷出现令人胆寒的天价亏损。
据光伏Time不完全统计,35家企业中,足有近半数面临业绩由盈转亏,预计亏损总额足达200亿元之多。
然而,就是在如此局面下,有一家光伏企业却依靠储能业务的爆发,逆市实现业绩增长。
靠储能逆市突围
日前,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以下简称“阿特斯”)发布2024年上半年经营情况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根据公告显示,阿特斯通过战略、战术调整和第二主业储能业务的发展,继续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14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为12亿元—14亿元。
根据阿特斯预计,其2024年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第一季度继续提升,环比增长7%到42%之间,目前其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利润环比增长。
能在一片亏损“废墟”中保持业绩正向发展,跟阿特斯根据市场表现及时调整第一、第二主业有着极大关系。
阿特斯在公告中表示,当前形势下,公司光伏业务主要在价格和出货量之间做综合平衡,放弃部分亏损订单,主动减少部分光伏产品出货量以保障业务利润。
从2023年开始,光伏产业链几乎各环节价格都刷新了历史低价纪录,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到达新高度,多数光伏企业产品毛利创新低,其销售利润也大幅下降。
实际上,面对在市场增速疲软和企业战略调整的内外双重压力下,阿特斯能够主动减少部分光伏产品出货量,一方面是考虑到要在价格和出货量之间作平衡,以保证业务利润;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储能业务的飞速发展。
在储能业务上,今年阿特斯大储领域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其第二主业的储能业务正在稳步增长。
在国内,甘肃最大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500MW/1000MWh)采用了阿特斯的储能系统,该项目不仅是甘肃省第一个共享储能电站,还是第一个液冷储能系统,同时也是全球最高电压等级的储能电站。
众所周知,相比国内市场,海外储能市场有着更高的毛利。阿特斯储能海外动作更是频频,其与澳大利亚Epic Energy公司、加拿大Nova Scotia Power公司、美国黑石集团等多家海外电力公司均有储能系统订单。
根据阿特斯披露,2024年上半年其已经成功向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市场交付了超过5GWh的储能解决方案。
另外,阿特斯还在北美、欧洲、日本等地开始布局户用及工商业储能业务。今年6月,其与美国最大的住宅地产开发商D.R. Horton达成协议,将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社区提供太阳能和储能产品。
根据阿特斯披露,其前期大量的储能项目储备和已签署的储能合同订单,于2024年开始大规模交付。仅仅在今年第一季度,其大储产品交付量已基本与2023年全年持平,且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预计将保持50%以上增长。
2024年全年,阿特斯大储产品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6-6.5GWh,相比去年同比增长50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年底,阿特斯发布的业绩公告中就已经说明,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销售额的增加就对光伏业务销售额下降导致的业绩下滑实现了部分抵消。
阿特斯成立于2001年,200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与2023年6月在A股上市。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隆基股份外,作为剩余四家TOP5组件企业中最后一个从美股回归A股的阿特斯,还与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被并称为光伏“归国四公子”。
从2015年收购夏普的美国储能业务子公司Recurrent Energy,到2018年在加拿大建立第一个储能电站,阿特斯算是最早一批跨界储能的光伏行业巨头之一。
阿特斯集团旗下两大主营业务板块,Recurrent Energy和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均涉及储能业务。
前者主营全球能源业务,包括光伏及储能电站开发,截至2024年1月底,Recurrent Energy拥有27.3GWp的太阳能项目储备,其中1.9GWp处于建设中,5.5GWp处于开发后期,19.9GWp处于开发前期。此外,该公司还拥有总计55GWh的电池储能项目储备;后者则主营太阳能组件、逆变器,并包含有储能系统集成业务。
去年在《上海证券报》的一次专访中,阿特斯创始人瞿晓铧还曾表示,储能可能会在公司收入及利润中占据“半壁江山”,储能业务的增长会比光伏业务更快。今后,阿特斯的光伏项目都会配有储能,并将在全球开发独立储能电站。
集团总裁庄岩也曾表示,储能已成为集团增长最快、最具前景的业务部门之一,预计2024年收入将超过10亿美元,且利润率保持健康。
截止2024年3月底,阿特斯拥有约56GWh的储能系统订单储备,包括签约长期服务协议在内,已签署合同的在手订单金额25亿美元。阿特斯表示,到2024年底其将具备20GWh储能系统年产能。
如今,在新能源赛道上,光伏与储能并举早已不是什么罕见之事。不少光伏企业纷纷涉足储能领域,在各大展会和论坛上,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如今,很难再看到仅展示光伏或储能产品和话题的展会和论坛。
在当前产业链发展阶段,各大头部公司通过兼涉光伏和储能,得以实现业绩的稳步提升。这一策略成为其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关键因素。例如,光伏逆变器厂商在当前行业环境下逆势而上,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其横跨光伏与储能两大领域。这不仅使其毛利率较高,也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在新的市场态势下,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多元的发展路径,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阿特斯也用业绩表现告诉业内企业,光储融合发展带来的显著优势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韧性和弹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