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9日,由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国际古地理学会资源古地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中油能源石油石化科技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四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交流会”在山西太原举行。

参会代表合影

此次大会以“创新合作,引领变革,助推非常规油气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内各方智慧与力量,紧密围绕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最新进展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会议特别邀请两院院士、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各油田企业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分享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现状与展望报告,充分展示行业内最新技术成果与研究成果,促进不同单位、不同领域间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激发创新合作灵感,共同探索非常规油气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引领行业变革潮流,助力实现我国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大会开幕式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山西省能源局局长张翔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孙金声,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有限公司总地质师徐长贵,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总地质师王香增,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匡立春,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洪涛,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熊先钺以及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非常规油气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及积极组织参加交流报告和论文撰写的各位院士、领导、专家共6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受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立宏委托,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洪涛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

刘洪涛致开幕辞

刘洪涛表示,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传统能源的重要接替,已成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低碳转型的关键力量。中国在页岩油气、致密油气、深层煤岩气等非常规油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背后离不开技术创新、装备升级和全产业链协同合作,更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奉献。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基本路径”的背景下,本次会议聚焦“创新合作、引领变革,助推非常规油气高质量发展”主题,将围绕勘探开发前沿技术、低碳化开发模式、智能化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搭建创新交流平台,凝聚行业共识。

焦方正致辞

焦方正表示,近年来我国油气田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成果显著。2024年新增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别为15亿吨和1.6万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连续八年保持千万吨级增长。在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我国潜力巨大。页岩油领域已初步形成中国特色开发技术系列,2024年产量达600万吨,同比增长超30%。页岩气领域,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生产国,2024年产量超250亿立方米。致密油气领域,我国致密气产量居世界首位,2024年产量超600亿立方米。煤岩气领域,2024年产量超140亿立方米,增长迅速。特别在煤岩气方面,有重要突破和认识:煤岩是最优质烃源岩之一,能自成含油气系统,形成大规模油气藏,且是优质输油岩、储集体和产气藏,将成我国天然气增储主战场。其分布广、资源规模大、单井产量高。但目前开发刚起步,需深化多方面研究。未来,我们要继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深化研究,推动我国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孙金声,孙龙德院士团队代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有限公司总地质师徐长贵,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总地质师王香增,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匡立春,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熊先钺等16位专家作主旨报告,专家们分享了在深层煤层气地质工程一体化、页岩含油性表征、致密气藏开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这些研究和实践推动了我国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发展,为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低碳转型做出了贡献。会议还强调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性,为非常规油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会议期间还举办优秀论文展示与新技术成果展。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中石油煤层气公司等大型油企代表在内的 600 余名参会者齐聚一堂,交流前沿成果,共探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技术与行业发展新趋势。

优秀论文展示和技术与成果展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