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傍晚,最后一缕阳光掠过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冰山梁风电场的风机叶片,在12号机组变压器的龙门架上投下细长的影子。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河北分公司恒泰风电场检修班长曹晔抬手按了按帽檐,看着检修队员司阔手里的万用表指针稳定在绿色区域,突然朝着设备走了两步——“嘀嘀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骤然响起,红光在暮色里急促闪烁,像极了边防哨所的警示灯。

“成了!”司阔把工具包往地上一放,工装后背的泥土随着动作簌簌地往下掉。这是他们在冰山梁上奋战的第十个小时,12台机组变压器的“电子保镖”终于全部上岗。

这事要从半个月前的那次巡检说起。

七月的冰山梁,草场像是被泼了桶绿颜料,草没过了脚踝。牧民们趁着这最好的时节,把圈养了一冬的牛马赶上山来,整个山谷都成了流动的畜牧场。那天曹晔带着徒弟司阔沿线路排查,刚转过3号风机,就看见牧民正挥着鞭子追赶牛群。二十多头牛挤在机组变压器的围栏边,有几头甚至把前腿搭在了护栏上,牛鼻子几乎要蹭到导线上。“同志,快把牛赶开!”曹晔一边喊一边往那边跑,鞋跟陷进松软的草甸里差点崴脚。牧民的鞭子抽得噼啪响,可牛群被变压器上的铁锈味吸引,只顾着甩尾巴啃草,怎么赶都不肯挪窝,有只小牛犊甚至用犄角去顶围栏的铁柱。“这些牛野得很,如果不小心电到了,又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牧民擦着汗叹气,“天暖了放牧的多了,每天都有牛羊往这设备跟前凑,白天还好说,夜里发生事故可怎么办。”

图为村民在国华投资河北分公司冰山梁风电场周边放牧

“牛羊养殖是咱们政府近期提出的‘乡村振兴项目’中的重要一环,可不能让刚脱贫的牧民受损失,得装个‘会说话’的警示器。”当晚的班后会上,曹晔把这事摆出来,手指在设备图纸上敲得咚咚响,“光靠牌子提醒没用,牧民可能看不见,牛更看不懂。”检修班的几个老伙计凑过来出主意:“用红外感应的?人一靠近就响。”“山上没市电,得用太阳能供电。”“冬天零下三十摄氏度,电池得抗冻。”……你一言我一语,一套“光伏供电+红外感应+声光报警”的方案渐渐清晰。

图为国华投资恒泰风电场机组变压器声光报警装置

开工那天,冰山梁的风刮得脸生疼。曹晔蹲在1号机组变旁,先用验电器在导线上点了三下,确认无电后,司阔麻利地挂好接地线。“这龙门架锈得厉害,螺丝得先除锈。”曹晔往螺孔里喷了点松动剂。装到第5台时,天突然放晴,太阳把变压器晒得滚烫。司阔戴着安全帽,汗水顺着帽檐滴在了眼睛里,不得不先擦汗再干活。曹晔盯着他手里的光伏板角度:“再往南偏五度,冰峰的太阳走得急,角度差一点,冬天就可能供电不足。”

最费劲的是调试红外感应范围。太近了容易误报,风吹草动都可能触发;太远了又起不到警示作用。曹晔让司阔举着标杆在周围走动,自己趴在变压器底下调灵敏度,脸颊两侧被太阳晒出的两道白印格外显眼。“就定在三米吧”,他拍了拍身上的灰,“牧民经过刚好能听见,牛群也闯不进来。”

图为国华投资河北分公司风电场员工利用无人机检查电子围栏安装情况

当最后一台设备调试完毕,远处传来牧民的吆喝声。一群牛正慢悠悠地从10号机组旁经过,领头的公牛习惯性地想往变压器那边蹭,刚踏入警示范围,“嘀嘀”声就炸响了,红光吓得它猛地扬起头,掉头跟着牛群乖乖走了。

图为国华投资恒泰风电场冰山梁项目图片

“师傅你看,比牧羊犬还管用!”司阔说道。曹晔蹲在地上,掏出笔记本把每个设备的安装位置、感应角度都记下来,末了在页脚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冰山梁的冬天来得早,他得琢磨着给这些“电子围栏”再加层保温套。

夜幕降临时,12台机组的警示灯在山坳里依次闪烁,像一串守护平安的星星。司阔望着远处牧民营地的篝火,问道:“师傅,你说这装置真能管用多久?”曹晔掏出保温杯抿了口热茶,声音里带着笑意:“方才那牧民,你没听见他说夜里赶牛踏实多了?牛羊不触电,咱们设备安稳运转,这才是真的双赢。”

晚风掠过风机叶片,带着“电子围栏”偶尔发出的声响,在山谷里荡开一圈圈安稳的涟漪,附近村民的“致富牧场”里,有了新的守护者。(渠晓飞)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