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光伏技术正从传统发电场景向 “能源与场景融合” 方向突破。半透明钙钛矿因兼具透光性与发电能力,成为建筑节能、智慧农业、绿色出行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口。

近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其校企联合研发的宽带隙半透明钙钛矿模组一举刷新世界纪录,率先达成 “效率 - 透光 - 应用” 三重突破,为多行业绿色升级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这款半透明钙钛矿模组选用了高纯度电子级钙钛矿微晶原料,经封装后,在户外幕墙长达40天的连续测试中,效率衰减小于5%,稳定性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完美平衡了效率与透光性,实现了优异性能表现!
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与晶灵科技研究院联合研发的两款半透明钙钛矿电池,经认证,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6.55%(小面积)与15.55%(100 cm²大面积,有效面积70.26 cm²),且平均透过率均保持在29.76%,光利用效率(LUE)最高达4.92%,刷新了宽带隙半透明钙钛矿领域的世界纪录。

这款模组可以集成于建筑幕墙、智能温室玻璃、汽车天窗等应用场景,既满足采光需求,又能实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建筑即电站”、“温室即电站”的创新应用。此次突破不仅填补了宽带隙半透明钙钛矿领域 “高效率、高透光、高稳定” 三者兼顾的技术空白,更打破了半透明光伏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壁垒,将为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农业种植能源自给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光储用” 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