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浙江宁波的北仑港畔,伴随着发电设备的轰鸣声,强大电流通过纵横交错的输变线,从北仑电厂输送至华东电网,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注入蓬勃动能。

11月3日11时18分,随着9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两台百万千瓦机组实现全容量投产。至此,火电装机734万千瓦,年发电量达400亿千瓦时的北仑电厂,第三次问鼎国内最大火电厂。

图为北仑电厂第三次问鼎全国最大火力发电厂

36年间,从一片滩涂起步,历经三次变革三次跨越三次问鼎,北仑电厂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全方位推动企业向强而优转型、向绿色低碳转型、向市场化转型,不仅为中国电力生产技术的创新突破提供生动注脚,更为中国电力行业在“双碳”背景下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0到734万千瓦,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支撑

东方风起,江海奔腾。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重要窗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浙江经济进入战略转型关键期。为扭转电力制约发展的被动局面,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电力建设。经反复论证,1984年,依托北仑港这一深水良港,北仑电厂选址终于尘埃落定。同年,国家批准北仑电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

图为世界银行副行长阿蒂拉·卡劳斯曼诺古考察北仑电厂工地

1991年10月和1994年11月,随着北仑电厂一期工程2台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投产,浙江电网迈上了大机组、大电网、超高压、自动化新台阶。2000年4月,北仑电厂二期工程3台60万千瓦机组全面建成投产,全厂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首次成为国内最大火电厂。

图为北仑电厂一二期工程全貌

20世纪初期,浙江省用电缺口依然很大。2000年至2003年,北仑电厂年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20%以上,其中2001年占比23.83%。“在浙江电力最紧缺的时候,全省每5盏灯就有1盏由北仑电厂点亮。”北仑电厂党建工作部主任虞时中如是说。

为彻底改变浙江严重缺电现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多次深入能源企业调研,并在2003年提出“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

“电等发展”理念对浙江能源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北仑电厂牢牢抓住发展机遇,2006年7月,三期工程建设两台百万千瓦机组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2009年,随着7号机组投运,北仑电厂以500万千瓦装机容量,再次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火力发电厂。

杭州亚运会、全国两会及迎峰度夏等重要时期,北仑电厂充分发挥着大机组、大电厂能源保供“压舱石”作用。截至2025年10月底,北仑电厂累计完成发电量超6800亿千瓦时。

为推动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更好发挥兜底保障和支撑调节作用,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重组成立后,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全面推动北仑电厂转型升级。2022年9月,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建设两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获浙江省赋码。

图为建设中的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

“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在浙重大标志性项目,在我国即将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之际,北仑电厂第三次成为国内最大火电厂,这是一代代北电人实干争先、勇争一流的最好答卷。”望着厂房内隆隆作响的新机组,北仑电厂党委书记、董事长丁连生如是说。

从全进口到全国产化,技术迭代筑牢能源安全根基

引进、吸收、创新、引领,中国电力行业的跃迁,也是大国工程和国之重器的崛起。

北仑电厂一二期机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这就意味着主设备需要全球化采购。“那时候60万千瓦机组谁也没见过,更没修过,设备指导手册全是厚厚的英文,一切都从零开始!”徐仲雄是北仑电厂首任热机班班长,也是全国电力设备运检大工匠。从带着班员在一线摸爬滚打,到后来不仅掌握锅炉设备技术,还敢于大胆创新,徐仲雄说:“大家都憋着一口气,不管多难,一定要吃透洋设备,管好大机组。”退休前,徐仲雄把刻有1号锅炉进口设备铭牌捐给北仑电厂企业文化展厅。

图为1989年北仑电厂一号机组锅炉汽包吊装就位

北仑电厂1号锅炉由美国ABB-CE公司生产,是亚临界一次再热强制循环汽包锅炉。炉膛容量小,煤种适应性差,导致炉膛易结渣。为彻底解决设备问题,北仑电厂邀请浙江大学、上海锅炉厂、浙江火电公司、江苏电建公司等专家,从理论到技术进行全面的结构论证、吊点强度计算、结构有限元计算分析。2018年4月,北仑电厂技术人员将1号锅炉炉膛拦腰截断,把重达586吨的冷灰斗水冷壁整体下放2米。此次改造大幅提高机组煤种适应性,而且有效降低飞灰含碳量,填补国内同类型机组锅炉整体接长技术的空白。徐仲雄回忆说:“这块旧铭牌不是普通的铁疙瘩,它象征着北电人‘敢为天下先’的胆气和骨气!”

为全面落实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战略决策,北仑电厂加快推动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自主化和智慧化。6号机组原DEH汽轮机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T3000系统,DCS系统则采用艾默生OVATION系统。2020年11月,北仑电厂首创采用国能智深EDPF-NT+系统,技术人员经过41天艰苦奋战,确保软件组态准确率100%,信号准确率100%。

图为北仑电厂技术团队实施核心设备国产化改造

北仑电厂每一次新机组建成投产,都是我国电力技术创新的集中展示和应用。“这次我们投入近1.6亿元资金,对两台新机组实施10余项技术创新,在行业内率先开展低碳高效灵活协同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新一代煤电全方位提质升级。”北仑电厂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孙城说。

此次新投产的9号机组具备15%至100%的宽负荷运行范围,升降负荷速率达每分钟2.5%额定负荷,较传统百万千瓦机组响应速度提升近40%。依托国产BIM、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工业5G网络等先进技术,建成智能发电与智慧管控双平台,全面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故障智能诊断、风险自动预警与优化控制。

从跟跑到引领,绿色实践助力美丽中国

一轮红日跃出海平面,飞舞的大风车,绵延不断的光伏板,一字排开的发电机组,在蓝天、白云、绿树的映衬下,构成独特的工业之美。

2024年8月,来自伊拉克、贝宁、坦桑尼亚、葡萄牙、罗马尼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的30多名研修班学员,一走进北仑电厂就忍不住拍照打卡。尼日利亚工程部副司长桑普森·贾姆·瓦齐里在交流中表示,北仑电厂是中国火电企业的先进代表,希望中国经验能够广泛应用于全球能源领域。

图为“一带一路”国家研修班学员走进北仑电厂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电力行业是能源生产者,更是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者。“北仑电厂的特殊地位,注定了她从诞生之初,就对标世界一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火电厂清洁低碳发展之路。”浙江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项岱军介绍说。建厂以来,北仑电厂累计投入近60亿元实施节能减排改造,自主担当绿色电厂领跑者,也是国家能源集团首批世界一流领先标杆电厂。

2004年12月,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北仑电厂投资达11.5亿元,率先启动5台60万千瓦机组脱硫改造工程,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环保改造工程,也是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改造后该厂二氧化硫指标下降92%。2009年,三期百万千瓦机组同步投运脱硫脱硝设施,开创国内新建机组环保配套先河。

浙江是“两山”理念发源地,北仑电厂胸怀“国之大者”,始终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斗姿态,为火电厂清洁低碳寻求最优路径。

国家能源集团工匠、宁波市劳动模范李国明,20多年来,参与组织过无数次重大设备提效改造。在他看来,每一次改造,都是煤电机组向绿而行的生动实践。2018年,北仑电厂对60万千瓦机组实施综合升级改造。改造后,两台机组供电煤耗分别下降16克/千瓦时和12.8克/千瓦时,机组额定容量均增至63万千瓦,最大供热能力达到700吨/小时。

丹桂飘香处,奋斗正当时。走进4台百万千瓦机组集中控制室,一整排显示屏跃动着生产运营实时数据。显示屏上,新投产的9号机供电煤耗,相比6号、7号百万千瓦机组下降近30克/千瓦时。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分别为0.3、1.9、13.2毫克/标立方,不仅远优于国家的5、35、50毫克/标立方,比另两台百万机组下降约50%。“此次我们采用的新一代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成本和能耗大幅降低,效果显著提升。”环保项目负责人韦性晟介绍说。

图为北仑电厂百万千瓦机组全貌

依托两台新机组,北仑电厂正全面打造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和千万吨级供热基地。

春来潮涌东风劲,奋楫笃行天地宽。北仑电厂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诞生,在能源绿色转型的征途中壮大,作为中国火电的“活化石”,她始终走在前列,永葆蓬勃朝气,在新时代不断创造新辉煌。(陆烨 梁偲钊 齐伟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