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龙山旁,浩浩长江边。地处八百里皖江北岸的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安庆电厂的冷水塔与厂内光伏板交相辉映——这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图景,正是其“十四五”期间从以火电为主的传统能源企业,向能源供应商跨越的生动缩影。
五年来,面对能源革命浪潮与电力市场变革,这座有着二十余年历史的电厂,正以战略定力谋布局,以攻坚魄力破难题,在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的同时,书写了一段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画卷。
端牢能源饭碗,在沃土中播下转型种子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推动新时代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指明了前进方向。

图为安徽公司安庆电厂航拍
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年,也是我国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转折点。
自安徽省2019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以来,2020年直接交易电量984.31亿千瓦时,占比增长至40.8%。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加快建设,“计划发电、保量保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双碳”目标的提出,让传统火电企业站在了转型则生、守旧则退的十字路口。
2020年安徽省煤电装机占比超过65%,“双碳”大势如潮,5年间,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步伐进一步加快,到2025年7月底,这一数据降至41.6%,煤电调峰、兜底的作用愈加凸显,加之陕电入皖、疆电入皖,省内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电价下降已成定局。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什么,党中央部署什么,国家需要什么,安庆电厂就坚定不移地朝什么方向努力。彼时,该厂抢抓煤电发展“窗口期”,着力建设清洁高效煤电;立足迎江经开区,着力开拓综合能源市场;立足安庆资源禀赋,着力获取新能源开发指标。在“十四五”规划早期,该厂像一位谨慎的农人,在能源变革的土壤里,锚定做大传统优势、开拓综合能源市场、建设可再生能源等目标,埋下了转型的种子。
统筹多能互补,在风雨中拔节生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革命的主攻方向。”

图为安庆电厂运行人员正在监盘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能源稳则百业兴、万家暖。
到“十四五”规划中期,安全生产、能源保供的任务没变,电力市场运营、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愈发清晰,考验也接踵而至——煤价持续高企挤压利润空间,新能源开发面临资源竞争……安庆电厂却在风雨中逆势生长,让转型的幼苗逐渐成林。
能源保供、转型发展多线作战,成为这一时期的常态。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发展秩序,该厂严格执行集团“一防三保”要求,结合安全防控实际,抽调人员驻厂轮班保障能源供应;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借助集团煤电一体化运营优势,克服煤炭紧缺、煤价持续高位运行等困难。最终实现安全管控正常、安全生产天数、发电量屡创新高。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发展的大后方稳定,才能腾出双手擘画转型蓝图。为了强化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筑牢煤炭安全兜底保障,凸显煤电在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基础保障与系统调节作用,安庆三期2×1000兆瓦机组项目于2023年3月27日应运而生,满足安徽省及安庆地区“十四五”期间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此外,该厂仍推进综合能源开拓、新能源布局,在转型发展的三条战线上同步发力。
到2024年底,该厂三期项目已实现高标准开工1月有余;售热单价保持区域领先;张湖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安全放电1871.23万千瓦时;新能源年发电量1.77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从供热管网的延伸到光伏板的铺展,从储能电站的平稳运行到三期主厂房主体结构的顺利封顶,该厂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实干担当证明:传统能源企业的蜕变从不是被动应付,而是主动突围中的向新而行——唯有在风浪中扎稳根、在挑战中拓新路,才能让转型的枝干在时代浪潮中愈发遒劲。
坚持可持续增长,迈向一流能源供应商
继2023年被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委员会评为“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后,安庆电厂又于去年年底被评为“热电产业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经过从“火电独轮车”,到逐步形成电、热、光、压缩空气、水于一体的“火电+”综合能源示范基地的夯基筑台,该厂“十四五”期间的转型发展成效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新动能,更成为区域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图为安庆电厂智能仓储AGV正在装卸物资
为助力国家能源集团建设“创新引领、以煤为基、多能互补、产业协同、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的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当前,该厂秉持“创新、精益、开放”的工作理念,着力打造低碳、超净、智慧电厂,统筹推进安全生产、能源保供、三期建设、新能源发展、供热倍增等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可持续增长。
站在转型发展的关键当口,该厂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数智引领未来,发挥科技创新在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年以来,该厂综合运用大数据、5G等科技手段,强化数智技术应用赋能,推动传统火电设备更新升级。2项科技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1项科技成果被认定为国际领先。“千里眼”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球形煤场堆取料机无人值守有效防范职工职业病发生风险、受限空间系统为封闭作业打开生命之窗……一个个新技术、新装备“入驻”生产现场,用科技创新书写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十四五”初期的谋篇布局,到中期的攻坚突破,再到如今的成果斐然,安庆电厂的发展之路,是中国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一个缩影。如今,该厂的转型步伐仍未放缓——安庆三期的钢结构还在往上搭,张湖储能电站的电池还在昼夜不停地充放电,厂内的供热管道还在往更多工厂延伸……江风掠过厂区,偶尔夹杂着几声“绿水青山带笑颜”的悠扬尾音,这座电厂的蓬勃成长,从来没有结束,这里滔滔不绝的黄梅戏腔和万里江涛,会将有更多拥抱变革、实干破局的故事,镌刻在岸边的晨光里。(马居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